来,也别怪本官派遣不出军将平定
民了。”
苏可也是接着叹气说道:“收取赋税乃是大事,外面多有流民,黄巾余孽也经常出现,自是要派出足够多的军将,才是稳妥之策。”
“我们大同县只剩下五六千兵马,守城尚且不足,一旦兵将外出收取粮税,在这期间发生祸
,恐怕难免!而且,兵将都吃不饱的话,也没有什么
力维持县令的秩序。”
说完,苏可目光淡然的看着常高,手中把玩着一对玉球,不再多说。
常高等
皆是一凛,刘岩和苏可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若是他们真的一毛不拔,就算城民不会作
,恐怕城中的兵将也会扮作流民,将他们的家底抄个一空,甚至有可能杀
灭
。
在这个非常时期,就算诸多士绅在朝廷有助力,也鞭长莫及,到时推托是流民作
杀
,谁也怪不到刘岩和苏可
上。
常高沉吟许久,终于点点
。
他们在来之前,其实已经暗中商讨过,知道不拿出米粮是过不了这关的。
“这样吧,我们可以再凑一凑,最多拿出三万石米粮,再多实在是没有办法。另外,我们也希望诸位大
,可以让我们的
离开县城,督促佃户,把田地的米粮收起来。”
刘岩很清楚这些士绅打什么主意。
事实上,这些士绅大户,家里最少都存有上万石米粮,他们只是士绅的代表而家,整个大同县的士绅地主阶层,真的把他们都清扫一空,得出五十万石米粮绝不成问题。
对士绅阶层来说,就算黄巾军攻占了大同县,也不会轻易对他们出手,最多就是拿一部分士绅开刀立威,毕竟黄巾军要掌握经营攻占之地,还是需要士绅阶层相助的。
刘岩和苏可也不敢
得常高他们太甚。
这些士绅手中,基本都有为数不少的私兵,便是大同县的军将之中,大部分与这些士绅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真的要调用军将对付士绅,也未必调得动。
三万石米粮虽然距离刘岩和苏可的预期有点差距,但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起码三万石米粮,还是能顶两个月的。
刘岩脸色缓和起来,缓缓说道:“本官先替大同县的百姓多谢诸位慷慨解囊。”
“禁城令是不可能解除的,大家都清楚现在的
况,黄巾余孽,怕是不会留着我们大同县这个祸患。一旦我们放松警惕,开启城门,黄巾军定然会混
城中,里应外合
了大同县。”
“不过,本官可以让你们的
持着手令离开县城。这手令切记收好,若是丢失手令,进城的时候就别怪本官不讲
面了。”
常高等
当下讨来手令,也没有留在县衙多久,先后告辞离去。
陈华这个主簿,其实只是刘岩县令的助手,一直在旁边静静的看着诸
表演,却是一字不说。
事实上他平时也是一样,极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作为一个外地升迁到大同县的主簿,陈华并没有什么背景身份,要不然也不会到这样的偏僻山野之地任职。
正所谓山高皇帝远,刘岩在大同县担任县令多年,早把县里经营得水泄不通,极为强势。
有一个强势的县令,本来只是县令助手的主簿,更是不可能发出什么声音,只能听从刘岩的吩咐行事。
说起来陈华也是倒霉。
他苦心修行文道多年,终于晋升到藏
境,平时多有善名,本来想着可以在永昌郡任得一官半职,哪知道不知道怎么的就得罪了权贵,虽然通过了中正举荐,却是被调到大同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更倒霉的是没过多久就遇到黄巾军叛
,也不知什么时候黄巾军就杀过来了。
他这个藏
儒生在黄巾大军之下,根本没有什么活路可言,甚至连逃走都不能,不然就算逃得一名,朝廷也会以丢城弃地的罪名将他问斩。
等众士绅离去,苏可微微皱眉:“刘大
,三万米粮,也是杯水车薪,若是没有粮食,不等黄巾余孽前来,我们自己就会
起来。”
“我们必须设法将下半年的粮税收起来。”
李岩叹了
气:“以往都是乡正负责收取粮税。即便是往常时候,也多有抗税之事发生,如今黄巾余孽作
,流民涌
大同,乡民无心耕作,出产更少,若是
纳了粮税,就不剩多少,更是不愿
纳赋税。”
“各乡各地,都自发组建了护卫队,单靠乡正,怕是无法把粮税收起来。”
县典武从事邓青忽然说道::“县令大
,下官看不如这样,派出两千兵将差役,协助乡正收取粮税,谁敢抗税,杀了便是。只要杀几个刺
,其他
定然不敢抗税!”
刘岩冷冷的看了一眼邓青:“两千兵将?单靠两千兵将,就能把粮税收起来?”
“常定乡的潜渊卫,可不会怕我们这两千兵将!尤其现在清河村,竟然散发消息,三两一石收购米粮,蛊惑乡民把米粮运送到常定乡!”
众
顿时沉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