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可能会感染,程芍君立马背着身子蹲下来道:“妈,我背你去医院。”
“还是我来吧,芍君姐你在旁边帮忙打把伞。”
李燕歌把她推开,自己蹲下来回
道:“程姨赶紧上来,我背您去医院。”
“那,那麻烦你了燕歌。”程母迟疑了一下,她其实觉得包扎的差不多了,可是看李燕歌刚刚说什么细菌感染,心里还是有点怕的。
“不碍事的程姨,大家都是街坊邻里的,理应互相帮助才是。”
李燕歌陪起程母,到了门
,跟程芍君道:“芍君姐,你等会儿记住多看着阿姨的膝盖,千万不要再淋雨了。”
“好!”程芍君拿了一把大黑伞,跟着出门后,不顾自己被雨淋湿,把伞尽量往李燕歌和母亲的身上挡。
……
十几分钟后。
市立医院的门诊部。
一名四十多岁的
医生蹲下来解开布条,检查了一下程母受伤的膝盖,认真地看了看,随即起身道:“伤
有点
,还在流血,不过里面没有异物,等会儿缝个针就好了。我给你写个单子,你到前面把费用给缴了。”
“好的好的,谢谢你大夫。”程芍君点点
。
李燕歌突然
话道:“大夫,不用打
风针吗?”
“
风针?”
医生转
看向程母问道:“阿姨您是在哪摔伤的?”
“就在巷
骑车的时候摔倒了。”
“那不用打。”
医生摇摇
道:“只是一点小伤,不用打
风针。”
“能打嘛?”
医生一怔,“当然能打了,不过这位阿姨没什么大碍不用打的,而且
风针一针挺贵的。”
“没事大夫,你帮忙打吧,外面下了雨,伤
又那么
,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细菌感染。”
钱不钱的都是小事,能打
风针就行。
医生看了他一眼,“行,那我给你开个条,等会儿我先给阿姨做个皮试,要是可以打的话就打。”
不一会儿,
医生写好单子递给程芍君的时候,就被李燕歌一把夺了过来,“芍君姐你在这陪陪阿姨,我去帮你缴费。”
“那麻烦你了燕歌。”
程芍君看了看母亲疲惫的样子,想着等会儿医药费多少钱,直接还给李燕歌也是一样的。
“没事的,我去去就来。”
李燕歌出了门诊,问了下路过的护士,找到缴费处后,把钱一
,拿着收费单一看,
风针还挺快的,居然要五块钱,零碎的一些消炎药和缝针的钱也才两块。
拿着缴费单回去,那名
医生已经在给程母做皮试了,做这个大约要二十分钟才能看出是否过敏。
程芍君看了眼母亲右边裤子湿漉漉的,也是说道:“妈,我回去给你拿套衣服来。”
“你回去也换身衣服,你看你衣服也湿了。”
“嗯知道了。”
叮嘱了几句母亲,程芍君转身准备走的时候,李燕歌跟了上来,说是外面下着大雨陪她一起回去。
她想了想,正好趁着回去让李燕歌自己回家,也是答应下来。
两
出了医院,外面瓢泼大雨,哗啦啦的下个不停。
程芍君撑开伞,李燕歌钻了进去。
同在一把伞下,走了没多久,她突然感谢道:“燕歌……今天麻烦你了,要不是你的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
“不用客气的芍君姐,程姨也是看着我长大的,这点小事算不得什么。”李燕歌摆摆手。
闻言,程芍君笑了笑,倒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把事
记在了心里。
等到了墨子巷,把李燕歌送到了他家屋檐下,她道:“燕歌,你就先回去吧,等会儿我自己去医院就行了。”
“那怎么行,外面下这么大雨,你一个
去医院我也不放心。”
“不碍事的,我一个
没问题的,好了我走了你赶紧回去换身衣服吧,今天挺凉的,你又淋了雨,别等会儿感冒了。”
不等他说话,程芍君打伞快步跑进了自家的院子,之前走的匆忙,门都没有锁,不过今天下雨,墨子巷又几乎很少有外
进来,倒也没什么不开眼的小偷进屋偷东西。
进了屋,程芍君先回自己的房间换了一套
净的衣服,把湿漉漉的衣服丢进了脸盆里,又转身到母亲的房间找了一个帆布包装上两件衣裤。
弄好这一切,程芍君打着伞又出了门。
这回没了先前的慌张,她倒是记得把门给锁了。
一出来,就看到李燕歌打了一把伞站在他家门
等着。
程芍君眉
一蹙道:“燕歌,你怎么又出来了?”
“没事的芍君姐,外面下这么大雨,等会儿阿姨回来你一个
恐怕也不行。”李燕歌笑笑。
尽管心里不太想麻烦李燕歌再陪着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