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因为三个爹的激励,齐磊也有了壮志。
只不过,他是个文科生转世,后世的他是酒店管理的专科转国际贸易的本科,再转新闻学研究生。
他没什么技术,既促进不了重工业,也触及不到高
尖科学。科技改变命运、改变世界那一套,他是走不通的。
原本齐磊以为,他的那个前世,也就知道一点普罗大众都知道的热点时事,还因为重生惯例,防解剖研究而不能说出去。
可是细想之下,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他这个文科生能做的事,其实一点不比理科生少。
打一个比方,索罗斯在八月份即将狙击港元,这是后世都知道的新闻,齐磊更是了然于胸。
且不说索罗斯成功不成功,国家参与不参与,这些都毫无意义。
但作为一个学过国际贸易,了解资本运作的本科生来说,齐磊却知道索罗斯在98年一系列对亚州国家货币狙击的背后动机。
说白了,这是一场美国主导的蓄谋已久的资本回流。
毛熊解体之后,冷战时期米国耗费巨资研发了大量军用电子信息技术开放到民间,军工科技开始导向民间市场,转化成高科技产品。
这让西方资本看到了利益点,开始从亚洲大规模撤出,投资本土高科技产业。
索罗斯正是看准了亚洲国家的低迷未来,才稳准狠地开始收割各国货币。
而事实上,与之相伴的亚洲金融危机,正是因为资本撤离,导致的产能过剩、劳动力过剩,却没有资金而引发的灾难
崩盘。
而我国之所以没有在这场资本大逃离中跟随亚洲一同赴葬,取决于一位鲜有
知的经济学大神。一位真正的大神——林毅夫。
林毅夫提出:要参考罗斯福时期的直接
预政策,利用我们独一无二的内陆纵
,通过国家投资拉动增长,逐步摆脱对外贸的依赖。
这不但使我国没有陷
危机的泥潭,成就了基建狂魔的美名,也直接带动了未来十几年的高速增长。
以上的这些背书,是98年正在发生的事
,齐磊就算知道,其实价值不算太大。
因为一个国家的运转,无数智囊的推演,以上的这些早就被国家所
悉,不用一个十六岁的小
孩在说三道四。
可是,如果再
一点呢?
比如,这次资本回流
,成就了米国的高科技产业,使之成为后世制约我国的重要武器。
比如,资本回流有利也有弊,直接导致米国被资本绑架,,甚至到二十年后被资本所累。
再比如,资本回流也为08年米国次贷危机埋下了隐忧。
这些在普通
眼中毫无意义,既飘渺又摸不着的信息,如果放在国家层面,那将是多大的价值?
如果国家能在某一个节点提前预知,提前布局,对后世的历史轨迹又会产生多大的偏离?
齐磊虽然有点小市民心态,喜欢小
小调,但从小受齐老爷子的耳濡目染,对这个国家是不可能不生出
感和责任心的。起码力所能及,他还能做点什么。
所以,这才是齐磊所说的大事。
他不至于为了这件大事而去当官,去钻营,但起码在不影响自身的
况下,谋划出一个可以发声,也有
愿意去听的渠道,还是可以的。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微博,没有自媒体,但是齐磊可以为此而做好准备,提前积攒一点名声。
等到网络2.0时代的到来,博客开始兴起,他就可以不借用别
的嘴来出声儿了。
所以,省台的采访,包括计划中利用网络文学积攒一些
气,都是齐磊计划中的一环。是他利用后世积攒下的自身优势,而加以利用的一环。
他会一步一个脚印,从十六岁的小透明,到被一小部分
认可,再到被一大部分
认可,再到网络2.0时代的第一批博客达
。
到那个时候,才是齐磊真正开始发力的时候。
别的不说,只说08年的次贷危机。如果他这个来自未来的传声筒可以引来一些瞩目,可以使国家或者一批国商提前一小段时间布局,那将造成多大的余波?
那可是成片的西方高科技公司被收割易主,兼并重组的良机啊!
而且其中,还有很多在当时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几十年后,却会卡死国
脖子的关键技术节点。
如果可以改变,未来又能省下多少
力?
至于现在,省台是最好的工具
了。
那个李春燕就算没注意到齐磊,其实齐磊也是打算和她打好关系的。
肯定用得着。
就像之前齐磊说的,他要用16岁的身体享受流年,用40岁的灵魂去修正另一个层面的流年。
嚓!
老子机智的一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