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林近将书桌清理了一下,微微一笑:“小环也坐下一起吃吧!”
小环进来的如此快,林近心中也大概能猜到她听到了屋里的谈话,但他并未多言。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吃过午饭他带着报纸去了暮楚楼,想进宫就只有一个方法,让舞霓裳传信给张茂则。
其实林近想进宫并不难,只要传个信给张茂则,赵祯是很乐意接见他的。
以前只是碍于规矩双方都不刻意的去见面,如今林近是宫廷画师,赵祯可以随时召见他。
武霓裳传过信没多久,宫里便有来了。
赵祯此时同样为了贾家和庞家的事要找他,他准备和稀泥了,然而林近却不一定卖这个面子,毕竟对方可没有心慈手软。
前世见过紫禁城,对于赵宋的皇宫林近无感,觉得有些太过寒酸。
大宋禁中,御书房。
“书画院诋侯林致远参见官家。”
如今有了官身,林近却不用再跪了。
“你主动求见朕可是非常难得的。”
林近微微有些尴尬:“官家政务繁多,臣无事自然不会来打扰。”
赵祯疑惑道:“如此说来你今见朕是有事?”
“臣今来是想求官家的墨宝。”
“说来听听要朕写什么墨宝给你?”
“一份报纸的名字!”林近将报纸稿子打开给了张茂则,“臣取名为汴京
报,官家只需将墨宝写于报
即可。”
张茂则将报纸递到赵祯才退了回去。
赵祯接过报纸仔细看了一遍,“汴京报,想法倒是很新奇,为何叫
报?”
“每一刊!”
“每一刊印坊印的出来吗?”赵祯显然对印务还是了解些的。
林近回道:“只要方法得当是没问题的。”
赵祯拿着报纸似是想到了什么,眉紧锁了起来。
“你所刊印的内容有没有经衙门准许?”
“回官家,大宋律法规定刊印之物可自愿选择是否报请备案,因此臣还未曾去报备。”
赵祯表有些严肃,“你上次发传单的事才过去多久,可还记得朕当初说过的话?”
林近闻言回道:“臣自然记得,臣还说过事物皆有两面,不要一看到弊端便畏之如虎。”
“总要有所约束,否则任何言辞都可印于纸上。”
赵祯担心的林近也明白,但这报纸自己非办不可,这是宣传自己理念最好的工具。
“官家放心,报纸上面自然不会出现妄谈国事的文章,臣会把好关的。”
赵祯起身来回走了两步道:“你能保证,若是他也学你如此办报纸,又该如何?”
林近问道:“官家是怕放开此事难以管理?”
赵祯点了点,随后又道:“朕又如何相信你能把好关?”
林近无奈,对于出版物大宋虽有规定但是并不健全,这就导致容易一刀切,难道自己真要给他讲讲治国之道?
“官家可是想听实话?”
赵祯闻言又坐回了御椅,说道:“你又想说什么尽管说!”
林近回道:“报纸需要专门司属进行管理,如三司使,大司农一般由大臣负责,还要设定专门的律法来规范约束。”
赵祯闻言若有所思:“朕可以让兼管此事。”
“官家此非良策。”
“何意?”
“各职属应各司其职。”
“如此岂不是要新设一个部门?”
“官家说的对,比如叫文宣司,统管全大宋出版刊印及宣传忠君、国、抚民及对外事宜,于国家稳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莫大的好处。”
赵祯沉思良久,“以前从未有过。”
林近道:“这是为臣钻研许久的心得,治国不止是只让子民丰衣足食,思想上同样要让子民一致认同。”
赵祯闻言一怔,“治国安邦。”
林近想了想才回道:“只是说文宣!”
赵祯显然来了兴致,“朕要听治国。”
林近就知道只要自己进宫,肯定又要被赵祯追着刨根问底的问。
林近无奈只得说道:“这是不同于此时的官僚制度,是尽其用不养庸才的制度,或者对解决冗官冗政有点用处。”
赵祯听到他这样讲也来了兴趣,毕竟大宋此时虽岁颇丰,但是钱都用来养闲
了,而且越来越养不起。
“是何种制度?”
林近回道:“与大宋此时也没有多大不同,而是更注重于专门才负责专门的事务。”
“比如三司,这就需要专业的才能胜任,普通官员去了三司,国库只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