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欧阳辩的上中下三策让包拯想起了清理惠民河时候的事,那时候欧阳辩也是给出了所谓的上中下三策,当时包拯不忍心让百姓受难,取了一个中策,效果的确是非常好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包拯道:“愿闻其详。”
欧阳辩笑道:“所谓上策,自然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朝财政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收过少,而是支出太多,只要能够削减支出,以现在的收
,碾压汉唐都非难事。”
包拯陷了沉默。
这个道理他是懂的,宋朝的收,尤其是到了当今官家执政以来,
大幅度增加,商业极其发达,每年岁
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要优胜,汉唐都比不上当今,更别说其他的朝代了。
但实际况是,宋朝的官员、兵员、岁币的支出,就足以消耗掉大部分,欧阳辩说得对,如果能够削减这一部分的支出,本朝根本就不穷,甚至是富得流油。
但……包拯摇了摇。
欧阳辩笑着点:“节流不是没法做到,而是要做到,就必须剥皮拆骨来一场彻底的变法,世伯想必也是知道里面风险的,那咱们就来讲一讲开源。”
包拯振奋起神。
他是知道欧阳辩的风格的,欧阳辩此看问题历来直达本质,但和稀泥的本事也不小。
有些看问题直达本质,便不屑于和稀泥,所以做起事来一贯惊天动地,但也很难被
接受。
有认为和稀泥没有创意,没有语不惊
死不休的震撼,便看不起擅长和稀泥的
。
包拯铁面无私,但他其实并不是食古不化的。
“……开源也有上下之分,开源的上策就是三策中的中策,就是对当今的财税制度进行整理,让整体的效率提升。”
包拯点点,这个是大多数
能够想到的。
宋朝商税农业税都还算完备,但里面也有颇多的问题,能够对其中进行改革的话,也可以增加收,只是牵涉到的事
的严重
,不比前面的根本之论要小。
根本上的节流,得罪的是所有的官员以及庞大的军队、辽夏两国,甚至会被官家忌惮。
而这所谓的中策,得罪的则是涉及到有产业有土地的官员、富商、地主,牵扯到的层面极广,即便是包拯,想起来的时候也忍不住皮发麻。
欧阳辩心底暗暗地叹了气。
他叹气不是因为包拯的态度,而是感慨变革的艰难,连包拯这么一个大公无私的,都有些裹足不前。
不过这也让他开始佩服起王安石来。
在官场上混的,没有一个
不知道利害关系的。
王安石自小随父亲异地为官,到处颠沛流离,从小就对官场有刻的认识。
他并不是一个根出身的
,而是一个官宦家庭出身的
。
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利害关系,但他依然毅然决然的变法。
这不得不让佩服他的大无畏
神。
但欧阳辩并没有对包拯有失望的绪,也没有鄙夷包拯的意思。
因为他也不是一个大无畏神的
,至少包拯可以为了百姓得罪权贵,而他还在为小石榴的死而伤心,但至今没有付出过什么实际行动。
实际上,他自己才是一个懦夫,他没有资格鄙夷包拯。
“……下策,自然就是在不侵犯既得利益者外增加收罢了。”
欧阳辩的声音渺渺,似乎从九天之外传来。
包拯暗自叹息一声,心下不无愧疚。
他一直觉得欧阳辩此虽然年少,但没有少年
的热血,懒散而又看
世
,他在做很多事
,但很多事
似乎都是被迫在做。
拜王安石为师、做生意、读书、作诗词,都是被推着前进,他似乎很少发自内心去做一件事
,这让包拯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心思,但此时包拯却感受到了欧阳辩的渴望和失望。
只是……这事牵扯太大,我也不敢轻易牵涉其中啊!
包拯心中叹息。
欧阳辩整理了一下心,这是他已经预料到的事
。
文彦博、富弼、韩琦等造就了一个辉煌的仁宗朝,然而他们的贡献在于维持稳定,而不是开拓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是保守派而已。
包拯作为他们这一派系的,他可以对抗权贵,可以为百姓发言。
但要改革变法,不是他一言而决的事,包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实属正常。
“……就目前来说,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为合适的方法。”
欧阳辩笑道。
包拯道:“计从何来?”
包拯已经做出了选择。
欧阳辩道:“眼下就有一个好机会,大水冲垮大半个国朝,大水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