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接收车迟国的具体事务是裴行俭在处理,所以现在的车迟国虽然还保留着国的称号,也存在着国王,但实际上整个车迟国已经变成了类似后世明代的藩国。
整个国家官吏都由大都护府任命,车迟国的军权被剥夺,行政权也收归大都护府,国王除了还有个王宫和
数严格限制的卫队,失去了一切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车迟国现在其实已经变成了安西大都护府治下的一座城池,级别甚至不如宝象郡更不如乌州。
车迟国仅剩的这座佛寺被三藏改名为清净禅院,他甚至没有使用寺的名称。
在清净禅院中,三藏举行着最后一次讲法,因为过了今
他就要带着禅宗三护法和猴子跟着安西军继续西行了。
当三藏讲完之后,就到了僧
提问的时候,这里的僧
都是三藏亲自挑选的,虽然没有行什么拜师之礼,但这些僧
就是三藏事实上的弟子。
只不过在这些弟子心中,三藏已经超越了师的范畴,在他们心中三藏就是他们学习和追随的佛。
一个个问题被问出,三藏也一一解答,但这些都是很寻常的经义问题,直到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僧
,提出一个问题开始,他与三藏一问一答,后来被载
了禅宗典籍,甚至逐渐完善了禅宗教义。
这是一个看起来才不过十二三岁的年轻僧
,不过能被三藏看重,此
自然是有慧根有过
之处的。
这个少年僧
原本的法号已经不记得了,现在他有一个三藏亲赐的法号,叫作法海。
“弟子心中有惑,还请我佛指点迷津。”少年法海一脸虔诚的看着三藏。
但少年法海的眼中除了一般僧
的虔诚外,更有对知识的渴望,那是只有真正懂得思考的
才会出现的眼神。
三藏一直也很看好这个叫法海的弟子,他微笑着点了点
,没有以上师的姿态回答法海,而是以朋友以道友的态度说道:“心中有惑说明你在思考,这是好事,你之迷津或许亦是我之迷津,说出来正好讨论,相互印证。”
“弟子想问我佛,其它的佛都是广收门徒,他们播撒信仰,让天下
来朝拜,他们四处宣讲,让天下
信仰。可我的佛为何遣散大部分僧众,关闭大部分寺院?不再接受百姓的供奉?禅宗理念也是渡天下
为佛,可这样又如何能度?”法海的每一个问题可以说都在质疑三藏,若是放在灵山或者佛门任何一宗这都是大逆不道。
不过三藏不仅没有丝毫不悦,反而脸上笑容越盛,似乎他就是一直在等有
问这些。
下一刻只听三藏非常认真的说道:“因为禅宗的寺院与以往的寺院都不同,禅宗的寺院不是广纳天下财货的寺院,而是传播道理,引领
族进步之所。同样禅宗的僧
不应该是一种职业,更不是为逃避赋税,为贪图享乐之
设定的身份。禅宗的僧
应该是寻找真理传播知识的先行者,真正的禅宗僧
应该是百姓的公仆,是愿意为良善芸芸众生献出一切的修行者。”
“这样的寺院会多吗?这样的僧
又有几个?”三藏以一句反问结束了回答,一时间整个清净禅院都针落可闻。
过了许久之后,所有的
都还在沉思,但少年法海却一脸欣喜的看向三藏,他双手合十对着三藏一拜说道:“多谢我佛指点,弟子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么?”三藏笑容依旧的问道,他的目光中也难掩喜悦之
。
“弟子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少年法海神色坚定,先前眼中那些疑惑渴望都变成了坚定和兴奋。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者?”三藏又问。
少年法海站起身来,他明明只是一个普通
,可此时他的左手出现一卷书籍虚影,右手中握着一柄刀。
“弟子愿做我佛手中的书,传播禅宗的道理,弟子也愿做我佛手中的刀,斩尽世间一切恶。”
猴子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切,这一刻他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佛门处处与沈行知为敌,可沈行知依然能公正的看待佛门,因为佛这个理念本身确实是没错的。
一个毫不起眼的少年,在佛法的指引下,他也可以成为佛,他也会成为传播道理,除恶扬善的真正修行者。
而随着三藏对禅宗的完善,禅宗的僧
也会成为
族的先行者,禅宗的寺院会成为类似书院一样的存在,为
族传播知识和道理,让更多的
成为修行者成为真正的佛。
这是三藏的成就,但更是属于沈行知的成就,甚至沈行知的成就更大,因为是在他的改变下,佛门禅宗对
族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猴子的眼中沈行知越来越符合一个领袖的标准了,他相信沈行知就是那个能够真正带领
族崛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