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突厥
兵临城下的事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但是每次想到库房空虚的户部,李世民心中就隐隐作痛。
这段时间,长安城十二卫都加强了训练。
李世民甚至在东宫里
,每天还专门抽出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跟护卫们一起训练。
当然,除了在军事上提升大唐的实力,民生方面李世民也非常重视。
今天,他本来只是象征
的按照礼部的安排,接见一下各国的使臣。
结果,林邑使臣送上来的礼物却是有点出
意料。
要是
家没有补充一句说这个礼物是秦协道建议的,李世民就以为这帮蛮夷又想着占大唐便宜了。
每次有番邦属国的使臣进
到长安城,都只是携带一些本地的特产,然后换来大量的赏赐。
不客气的说,对于这些藩属国来说,朝贡其实也是一门生意。
并且是一门挣钱的生意。
大唐的丝绸,在海外那可是价比黄金的存在。
其他的瓷器、铁器什么的,各个都价值不凡。
这也是长安城中会有那么多藩国使臣的原因之一。
当然,在礼部的那帮
看来,大唐能够吸引那么多的番邦属国使臣过来,那是因为礼部教化有功的原因。
“陛下,秦大郎带到了!”
李世民见完各国使臣,立马就让王德找
去把秦协道给宣了过来。
“那个林邑使臣说他原本准备了其他的贡品,但是你却是建议他把所有的稻谷作为贡品,这是为什么?”
李世民跟秦协道说话,那是一点也不会客气。
双方的级别差距太大,也没有必要讲什么太多虚
脑的东西。
“秦大郎,礼部今
收了林邑使臣的贡品,以后其他的藩属国肯定就有样学样,到时候朝廷脸面全无,你该当何罪?”
一旁的吏部尚书豆卢宽也觉得脸上无光,在一旁斥责秦协道。
豆卢宽是典型的勋贵子弟。
他是北周南陈郡公豆卢通之子,隋文帝杨坚外甥,母亲是昌乐公主。
如今贵为礼部尚书,别说是秦协道,就是秦琼在他心中,也不算什么。
“陛下,豆尚书,林邑的水稻跟大唐有什么差别,你们知道吗?”
秦协道不慌不忙的反问了一个问题。
“能有什么差别?左右不过就是
感有点不同而已,难不成他们的稻谷还能变成金银?”
豆卢宽不爽的怼了一句。
“我们大唐的百姓,北方的以种植小麦和粟米为主,南方的以种植水稻为主,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属于一年一熟的庄稼。
再加上这些庄稼的产量普遍都不是很高,百姓们哪怕是每天都累死累活,也很难有机会填饱肚子。
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每年春夏之初的时候,是最难熬的。因为那个时候存粮已经差不多吃完了,但是秋收又还没有到来。”
“秦大郎,你当陛下是什么
?这些基本的道理,他能不知道吗?”
觉得自己今天因为秦协道的原因而丢了脸面的豆卢宽,显然心中很是不爽。
对于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出生的
来说,脸面这东西,有时候比实际利益要重要的多。
“豆尚书,林邑国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你知道吗?林邑国的百姓,只要随随便便的劳作一番,就能填饱肚子,你知道吗?林邑国的水稻产量,比我们大唐的要高,你知道吗?”
要是原本的秦协道,被豆卢宽这么一怼,估计直接就歇菜了。
但是现在的秦协道,怕过谁?
怼天怼地怼空气,他谁也不怕。
这三连问发出去,直接就把豆卢宽问懵了。
“我又没有去过林邑,我怎么知道。”
恼羞成怒的他,直接就说出了一句很降低自己格调的话。
“协道,莫非这林邑使臣进贡的这些稻谷,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有,你说林邑的水稻,一年可以三熟?”
眼看着豆卢宽要下不了台,李世民在旁边
了一句话。
“陛下,这稻谷,在我看来就是最好的种子。虽然现在这些稻谷种子估计只够几千亩水田种植使用。
但是只要开了这个
,让大家见识到林邑水稻可以一年两熟,那么自然就会有商
去林邑购买稻谷种子到大唐售卖,百姓们也会主动的去种植林邑水稻。
过个几年时间,大唐的粮食问题就差不多解决了。”
在秦协道看来,要让大唐百姓真正的过上衣食无忧的
子,还是很有难度的。
但是只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让百姓们不至于饿肚子,还是很有希望做到的。
不说其他的,只要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