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袁绍败退的过程虽然看起来
净利落,但因为路途遥远,加上袁绍伤病
加、不耐舟车劳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所以走走停停,直到九月下旬,才回到邺城。
光是从魏郡与河内郡
界的朝歌、黎阳,到邺城这段路,就走了七八天。一路上袁绍阵营的文武也都是忧心忡忡,不少
从邺城赶来黎阳探病。
袁绍的物理伤势当然不重,区区一根骑弓
出的箭矢,
在肩甲与护臂
界的缝隙里,箭簇都没完全
,就卡在铁里了。
当时袁绍身上其实被好几箭弹到过,但其他没那么巧
中甲缝,都直接弹开了。
伤
处理之后,医官说几天就能愈合,半个月就能彻底消除影响。
所以,袁绍的问题,主要是被丢脸给气的,每天在那儿想不开。
“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至我更为大将军,已经是第五世了,居然最后被刘备李素设计骗得这样。沮授三心二意,许攸无能短视,难道只能去重用那个说话比放
还难听的田丰?”
“内外
困,
心不齐,实非战之罪也。天命啊!刘备的
土地本不如我关东朝廷,只为他姓刘,可以自为雄主,对关西伪朝之掌控,如臂使指,上下一心。
咱这边却‘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谋士各怀私心,曹阿瞒和孙权小儿更是……有几
肯真正勠力同心。要是天下
心不思汉,或者孤自为天子,或许如今也不是这个景象,唉……”
袁绍哀叹之中,内心忍不住连曹
写的《嵩里行》诗句都引用了。这一世当初讨董的时候,曹
被击败得没那么惨。但他还是愤于关东讨董联军不齐心,写了《嵩里行》,不过只不过只写了前半阙——
也就是只写了感慨讨董联军内讧为之。后半阙“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开始曹
就没写,因为那些事儿都改变了,没发生。这一世的袁绍也是大义灭亲,没跟袁术沆瀣一气。
而且,因为刘协在位的时候,曹
拥刘协而排斥刘虞刘和父子,所以曹
看起来才像是更忠汉的。不过在刘协完蛋、刘和登基之后,袁曹与皇帝的亲近程度就截然逆转了。
如今的袁绍有“拥立天子匡扶汉室却被其他小
掣肘”的感慨,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连续的失败,让他的智力优越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反思之下,他甚至对整个路线产生了怀疑。
尤其当初袁绍拥立刘和之前,因为袁绍手下的心腹谋士当中,最重视汉室的就是沮授。现在沮授虽说是死于
军之中,没有明确听到他投降的消息,但袁绍还是倾向于觉得沮授有问题、是
军之中没找到投降的时机,被不接
不懂事儿的基层
兵所害。
沮授既然定
为通敌分子,连带着他当年建议的大政方针,袁绍自然都会动摇。
他觉得拥立天子得到的好处并不大,甚至有点兔死狐悲地怀念起那个他一辈子不对付的弟弟袁术来。
要是当初不联手曹
刘备杀袁术、而是直接冒天下之大不韪,放开胆子
,兄弟俩联手直接推翻汉室,又如何?
虽然那样
,他其实会死得更快,那样天下就变成了二袁共同弑君篡汉、刘曹孙三家趁机攻打二袁。袁绍多拉到一个袁术却要把曹
孙策
到敌
那一面,怎么看都没赢面。
但
到了绝对的失望颓丧之中,如今走的这条路已经彻底败了,总是会产生幻想,觉得“当初如果走另一条路说不定挺大概率能赢”。
袁绍心中悲悯地暗忖:“许攸这次中计受骗,当初劝孤转守为攻,一方面固然是许攸无智,可曹阿瞒那厮肯定也是在
报源
上就故意做了手脚、乐见孤跟刘备两败俱伤。
早知道这些明面上装作跟孤一起尊奉天子的诸侯都不可靠,一个个都暗地里依然随时随地想算计孤。还不如当初跟着公路一起灭了他们三家呢。
唉,兄弟阋于墙,天不佑袁氏啊。公路谋逆弑君,已经快两年了,但公路授首,不过是八个月前,还是阿瞒攻
手春城前夕的事儿。
想当初,孤还以为公路之死,是孤弃旧换新、大展宏图之时,他才死了八个月,孤莫非也已经气数暮沉?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袁绍越想越钻牛角尖,大病一场,病势怕是比历史上官渡之战后惨遭打击那场病还要沉重一些。
主要是因为,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袁绍还能在内心为自己找借
,是许攸叛变导致他失败,不是他方略上完全失误。现在沮授虽然也有误判,可毕竟没有出卖
报,袁绍想找借
推卸责任,能推卸的目标都少了很多。
这
气不撒出来,当然越发郁闷成疾。
不过好在历史上他还得再挨一次仓亭之战的惨败打击,才真正气死。现在刘备未必会在一年之内就给他再一次决战的机会,所以袁绍要死还是有点困难的。
如果没有别的变故,袁绍至少三年内气不死,如果有点别的扰动因素,或者有外力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