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此刻堂上诸
,皆不知民间疾苦,若无
明言,岂不是坐视朝廷自
阵脚?我与刘县尉
微言轻,说了也白说。阁下初举孝廉
仕、复得李邵荐为茂才,难道不该出一言而救朝廷?”
(注:李邵,黄巾之
发前的冀州刺史,任期180~183年。)
沮授闻言,对李素竟微微有些刮目相看。
“此子见识,倒是不凡,居然还会看
?袁绍雅望非常,眼光
远,不过多半确有世家纨绔的毛病,不知民间疾苦,不察民
。具体施政落到实处,确实容易出
子……不行,这事儿我必须犯颜直谏,才对得起朝廷给我的孝廉和茂才!”
沮授心中如是盘算了一番,正义感升起,决定冒着得罪
的风险提醒一下。
于是他
吸了一
气,僭越问道:“大将军、袁公,我等久在边地,素知近年胡
之心,最恐朝廷征发无度。若要征发并州南匈
至幽州讨贼,不知朝廷军饷赏赐可有齐备?若是欠饷,恐怕不但不能为朝廷所用,反受其害……”
李素在旁边,听沮授耿直阐明下
,也是微微捏了把汗,唯恐袁绍直接发飙。
不过,他们稍微等了几秒钟,并没有等来袁绍的愤怒,看样子如今的袁绍,好歹还是听得进去道理的。
只见袁绍在那儿尴尬地踱步了两秒,耐心和蔼地问:“若要军饷赏赐,至少要多少钱,才能让羌渠单于甘心为朝廷所用?”
沮授想了想,居然答不上来。
他之前在邺城,跟李素讨论乌桓
的时候,算账就算不过李素。
毕竟术业有专攻,沮授在谋略和吏治方面都有大才,可他不擅钱粮,数学就更不如李素了。
沮授连忙给李素使了个眼色,让他表现,李素便拱手上奏:“熹平、光和年间,朝廷用乌桓突骑,年军费两亿钱至两亿七千万钱。如今征发羌渠单于,至少出五千匈
骑兵。
骑兵耗费巨大,累计所需军费赏赐,恐怕至少也要两亿钱。这还得半年之内能够结束征战,若是迁延
久,还得年年给钱。”
袁绍不由一愣:“区区胡
,竟然需要这么多钱?这怎么能给!”
他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毛病,彻底显露出来了。
袁绍想了一会儿之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下意识的拒绝有问题,为了表现自己的“礼贤下士”形象,他又耐心补救了几句解释:
“尔等久居边郡,不知朝廷艰难!年初西园失火,温明园十余处楼台受损。陛下为此要扩建南宫、在城南增筑毕圭苑。
为此,今年新晋官员的上任钱都加派了,名为‘助工’,朝廷窘迫至此,哪里还有那么多钱赏赐南匈
?依我看,赏赐还是要赏的,稍微给点意思意思就好了,关键是要派遣一位舌辩之士,对羌渠单于晓之以理,让他知道如今挺身而出的好处、让南匈
可以从此取代乌桓
在朝廷中
受信任的地位!
所谓君子言义不言利,胡
本就逐水
而居,要那么多钱
嘛?一时钱粮的多寡,难道不能晓以大义、暂时克服一下么?”
袁绍都这么说了,沮授再劝,但也没有效果。
倒是旁边的曹
,虽然也是富家子弟出身,但毕竟因为宦官之后被
看不起,他好歹接触过一些穷
,知道疾苦,因此也帮着沮授、李素一起劝说:
“本初,你这未免想得简单了,胡
虽然花钱的地方不多,但他们粗鄙不知礼义,更要以财帛接纳其心。否则,纵然羌渠单于可以晓之以理,下面的诸部粗鄙
,难道也晓之以理?我看若是钱粮不足,还是别动南匈
骑兵了,否则恐怕反而为害!”
李素在旁,听了曹
这番话,也是暗暗点赞:曹
到底是知道穷
和粗鄙之
需要些什么,竟然能猜出“哪怕羌渠单于答应了,下面各部
也有可能因此叛
”,这简直就是开了透视知道历史啊!
曹
这智商,着实有点东西!
可惜,这番劝谏,最后还是被袁绍反驳了。
关键是大将军何进也没想到更好的解法,他也知道让皇帝在这种财政捉襟见肘的
况下,再每年拿出至少一亿钱给南匈
发工资,是不可能的。
他跟袁绍心里想的,恐怕是:不会吧?不会真的有
那么不识抬举、不珍惜忠于朝廷的表现机会,给朝廷立功还斤斤计较要给足钱吧?
“此事休要再议!便依本初之谋,稍微给点钱意思意思得了,其他困难让羌渠单于自己克服!”
“大将军!”曹
联合沮授、刘备、李素一起苦谏再三,也拉不回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