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诸葛亮了?
但刘禅现在刚刚接掌皇位,事无大小都
给了诸葛亮做主,他心中还是非常的不甘心。
乐不思蜀:
“也许诸葛亮也没有意识到这种问题呢?”
“你怎么就确定诸葛亮这么做,就一定有这种意图呢?”
“你把诸葛亮想象的也太伟大了吧!”
…………
陈通摇了摇
,这可不是过度揣测。
陈通:
“如果说诸葛亮在曹
活着以前,他跟曹
采取了相同的策略,那你还说他只是歪打正着。
两
在格局上有一些共同点。
但当曹
死了以后,曹丕上位,诸葛亮仍然采用这种制度,那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为什么呢?
因为曹
之所以不能当皇帝,就是因为曹
重用寒门,对贵族下手太狠了。
以至于所有的贵族都反对他。
不但给曹
造谣,利用舆论压制曹
。
而曹丕上位则不一样,他看到了老爹这种无奈的局面,一上台就立刻改变了制度,
出台了一种独创的制度,叫做:九品官
法。
其实这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前身。
就是你做官的大小,全靠你的身份背景,你有多大身份,你才能做多大官。
曹丕把这个制度一公布之后,当时朝堂就炸开了锅,贵族立刻嗷嗷叫的拥立曹丕为帝。
你不想当都不行!
这才是自己
。
而这种变化,那就活生生的看在诸葛亮的眼里。
看到了这种
况,诸葛亮还继续采用跟曹
相同的制度,继续重用寒门,继续抵制权贵,
那这份心思你难道不清楚吗?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诸葛亮在内政方面的天赋,那可以说是炎黄之最。
他自污的方式,他让自己无法沾染皇权的手段,那比李靖这种将军高出了无数个段位。
他既没有让自己的名声烂大街,又不会像萧何一样故意抢占农田,从而声名狼藉。
但却完美的把自己和皇权分离开来。
更让他的家族都跟皇权无缘。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现在你还觉得,诸葛亮这是歪打正着吗?
都有了前车之鉴,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难道不清楚重用寒门抵制权贵,所带来的后果吗?
他太清楚了!
正是因为清楚,所以继续这么
,这才是诸葛亮真正伟大的地方。
这才能是在忠义这个维度让
无法去黑他的无双国士。
权臣,不是一个贬义词。
手握权力却忠心耿耿的臣子,这才是炎黄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
因为诸葛亮只想做事,只想实现心中的理想。”
………………
曹
听到这里,鼻子都要气歪了。
妻之友:
“尼玛,我就说曹
想当皇帝怎么这么难呢?”
“这帮贵族太特么不是东西了。”
“曹
活着的时候,整天说什么大汉气数未尽,可曹
刚一死,第二年你就拥立曹丕为帝。”
“难道曹
死了,大汉的气数才尽了吗?”
“难道曹
就是大汉的气数吗?”
“那你们还
曹
是曹贼,亏心不?”
曹
此刻要气疯了,他本来也想当皇帝的,可是这帮混蛋就是不愿意啊!
而如果强硬地改朝换代,那会让一统天下的步伐更加难上加难。
所以最后他权衡利弊只能放弃了。
可是没想到,一个九品中正制,这就解决问题了?
这些
就是看着眼中的利益,真是一帮混蛋!
而自己的儿子也不是啥好东西,你特么的竟然也妥协了。
………………
此刻,就是吕后也觉得诸葛亮在忠义这个纬度,那绝对是史上之最。
第一太后(炎黄第一后):
“诸葛亮这么做,那真是出
意料。”
“正如陈通所说,他都看到了曹
和曹丕的下场,难道还不清楚他这么做所带来的结果吗?”
“这就足够说明诸葛亮这是有意而为,就是要把自己跟皇权分离开来。”
“诸葛亮只想做一个纯粹的臣子。”
“他绝对没有任何抢夺刘家江山的心思,更是斩断了自己家族染指皇权的可能
。”
“这样的
,的确应该被后
敬仰。”
“能够一生都坚持一件事,并且矢志不渝地完成它,这就应该得到后世子孙的敬仰。”
………………
我去,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