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上来解释,“策,指策问、对策,就是以前皇帝问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计策跟谋划……”
“咱们队里这点事儿,需要治国安邦的计策跟谋划?”刘大龙瞪大了眼。
刘八爷被质疑,顿时怒了,手中拐杖在缺了一条腿,表面发黑的桌上敲了几下,“怎么不需要?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家不平,国不宁。想当年,八大王
川,从者如云,那不也是活不下去……”
几
面面相觑。
老祖这说的不是这么回事啊。
虽然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老祖,老祖,这上面还写了咱们为什么穷……”知道老祖这话匣子一旦开了,可以从盘古开天地一直说到当年打跑小鬼子,刘志强急忙把老
的注意力拉回来。
老
读书多,就是
说也没
能反驳。
要反驳?
四书五经啥的读完,还有各种策论啥的先去看了,再来跟老祖论。
“哦,念来老祖听听。治病得治根,福旺那娃就是没治到根,找到根,才好下药……”
老
捏着胡子,眼神亮了起来。
于是,刘志龙就开始念了起来。
很快,已经回去换了衣服的社员们,又开始聚集到了公房的会议室里。
听刘志强念这策划书,听八祖祖解释。
地里那点活,
这么多,一会儿就
完了。
“啥玩意儿?刘春来当了你们四队队长,要重新开制衣厂?”
刘九娃就指望着刘春来给他讨个婆娘,急冲冲赶来,路上滑,还摔了一跤呢。
“对啊!我春来兄弟说,不仅要搞制衣厂,还要搞其他的厂……”
“搞个球,不去,又没钱又没粮。”胡定元毫不犹豫拒绝了。
大队的制衣厂,是不发工资的。
集体生产时,记工分。
包产到户后,大队更没钱,县里即使给任务,也不给钱,只是减免该
给公社跟大队的一些提留款跟统筹款。
“我春来兄弟说了,一天两块钱!你不
,就去公社找裁缝。”
得了刘春来的吩咐,刘九娃直接伸出两根手指在胡定元面前晃了晃。
胡定元眼睛都直了。
两块钱!
谷子卖7分钱一斤、
蛋卖5分钱的年代,2块钱一天!
“真的?他哪里来的钱?”胡定元旋即变得失落。
大队都没得钱。
心中则是暗骂,狗曰的刘春来,比刘福旺吹牛还凶。
张
就是一天两块钱。
“我春来兄弟说了,两块钱一天,如果到时候不发钱,到时候从你家上
提留款里扣。支书也批准了。”
刘九娃也有些
痛。
两块钱一天,一个月就是60,比公社很多
部工资都高了。
他想挣着钱,却没法。
大队制衣厂就一个裁缝,
家祖传的。
“不哄你。我春来兄弟当了四队旗手,将来还要当大队长哩。”
刘九娃一脸傲慢,好像他要当大队长一样。
胡定元更是惊诧。
狗曰的!
他可不认为刘九娃哄他。
大队长传位给儿子,周围各个大队的惯例。
要不答应,到时候刘春来要为难他家……
“赶紧的啊,我春来兄弟忙呢,要给我们队所有光棍讨婆娘。”
刘九娃拉着胡定元就往外面走。
“狗曰的,我说你咋这么积极。你怕是想婆娘想疯了,刘春来自己都成了光棍……”
胡定元被刘九娃拉着,哭笑不得。
“那是我春来兄弟瞧不上王青山家那闺
!”
刘九娃愣了一下,旋即涨红脸,争辩着。
胡定元也懒得跟他争,先去看看再说,免得到时候被为难。
裁缝也要
粮完税的。
刘大春的工作好做多了。
刘八爷开了
,四队大多数都是刘家的
,得到通知,哪怕各家觉得拿不到钱,也不敢不去。
要不然,刘八爷的那拐杖打了,还得好生哄着老
家消气。
刘九娃跟着胡裁缝,一路上,见
就宣传春来当了他们刘家旗手,要给他们讨婆娘,以后要当大队长的事
。
这事儿,很快就穿开了。
“四队那么穷,我倒要看看刘春来拿啥给他们讨婆娘!”
“刘春来自己都还是光棍呢……”
只要听到的
,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四队啥
况,谁不知道?
不过更多
则是不满刘福旺要把大队长的位置传给儿子。
“哼,他刘福旺倒是把大队当成他自家的,位置还要传给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