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弘治皇帝神神叨叨半天,好像他说的,天上的祖宗真的能听见一样。
“你就没有什么想问朕的?”
弘治皇帝冷不丁的一问,本来打着瞌睡的朱厚照吓了一跳。
“儿臣,要问啥……”
朱厚照小心翼翼问道。
弘治皇帝看着朱厚照这般样子,也不知道真傻还是假傻,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厚照:“你昨说,这土豆是你从番商手里买来的,还有之前秀荣的药,也是从番商手里弄来的。
你自己问问自己,难道你就没有,想开海禁的想法?”
………
“有”,朱厚照回答的脆利落。
“你不知道这是违背祖训的?”
弘治皇帝步步紧。
“知道。
可是父皇,如今与洪武年间不同了,当初海禁是有当初的道理,可现在,难道海禁真的适合吗?
至于祖训,父皇现在说的,将来过个百年,那也是祖训。
有朝一,儿臣也要做祖宗的,那儿臣现在说什么也会变成祖训的。
难道儿臣现在说的,百年以后,也能为后世的皇帝解决?
父皇,儿臣觉得,祖训这东西,是老祖宗为了帮着咱们这些子孙的,不是来难为咱们的啊。”
太庙里只有父子两,朱厚照倒也是说了不少心底里的话。
不知过了多久,背对着朱厚照的弘治皇帝看着牌位,一直都没有做声。
“海外,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你要知道,一旦开始了,不是随随便便能停下来的。”
朱厚照心里一咯噔,不可思议的抬起。
弘治皇帝这话说的没错,一旦要重新下西洋,这个工程,花费之大,耗费力至多,绝不会比永乐年间要少啊。
朱厚照咬咬牙,“儿臣保证,对我大明利大于弊。
父皇就是现在不开,等后儿臣登基,开海必定要提上
程。”
“你知道朕今为何不说这件事吗?”
这也是朱厚照一直嘀咕的地方,按理说有了土豆,大可以顺势把开海的政策给拿出来。
他就不信,这都是上升到了盛世的太态度了,难道还有敢反对?
要知道,这可和当初永乐时期宣扬大明国威不一样,这是造福苍生的好事啊。
“你要知道,咱们大明是海禁,可这不代表,和海外那些商没什么
道。
朕还听说,海商在江南,家大业大,根基厚,他们的家业怎么来的,朕心里和个明镜一样。
还有,这江南倭患一比一
严重了,难道我大明在江南数百个卫所,几十万的
马,还剿灭不了区区千
倭寇?
没有带着,难道他们就真的敢
数十里,杀我大明百姓?
你想想看,这满朝文武有多少都是江南士,开海,就是要从他们嘴里撕下
来,谈何容易。
这件事,急不得啊,厚照,后,你做了皇帝也要记得,有的时候,一件事,不是皇帝想要做,就做的成的。”
朱厚照被震撼了,原来,自己老子,什么都知道啊。
就是太明白,才不敢脑一热就
起来了。
改革,是要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的。
百官,恐怕有不少都知道海外的好处。
那些真正激烈反对的,恰恰就是知道海贸的好处油水。
然而这些,恰恰是在大明最不敢
起来的地方,江南。
怪不得弘治皇帝会举步维艰,不敢轻言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