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起来,韩非子师从洵子,而洵子乃是儒家著名代表
物之一,名气虽比不上孔子与孟子两大圣
,但也算是上半圣、后圣。
也就是说,韩非子师从儒家,当是儒家中
。
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如此,韩非子恐怕只能称为韩非,没有资格加上一个“子”。
史上能称子的,哪一个不是圣
、半圣之流?
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鬼谷子、墨子、孙子……
他们分别代表了儒、道、纵横、墨家、兵家等学术流派的最高水准,乃各学术流派的开创或领军
物。
之后,韩非子博览群书,集法家思想于大成,最终成为法家学派之代表
物,后
整理了其著作,编纂为《韩非子》。
百家争鸣,固然是一件欣欣向荣的事,但弊端也是明显的。
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一样,
一多,各有各的思想与行为,难以形成统一,必然就会发生争吵甚至争斗。
更不要说天下百姓。
对于当政者来说,不能统一天下百姓的思想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你各个学术流派都想争当天下第一,争着让百姓服从你们的思想,那朝廷岂不成了个摆设?
杀!
于是,便有了始皇帝焚书坑儒的故事。
此行径固然残
,毁了不少经典学说,也导致了百家争鸣的没落。
但也不能抹杀其功劳。
至少成功地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相对完善与统一的法制,最重要的是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
对于推进历史的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功劳,某种意义上做到了天下大统。
经此一难,儒家看似遭到重创,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而且更是集百家之长。
不仅没有像韩非子所说的“儒以文
法”,反倒还变成了治国之根本。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落魄文
愤世骇俗,或是出于某种
暗的心理故意写一些煽动
心、蛊惑
心的文章。
但,这种
毕竟只是少数,翻不起什么大
花。
朝廷不较真也就罢了,一旦较了真,轻轻一捏……世界顿时清净许多。
之后,佛家抓住难得的机遇趁势崛起,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派鼎立,“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局面。
三派彼此间虽然也有冲突,但也会彼此
流与借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不过,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还真就成为历代朝廷的心病。
江湖是没有地界的,有
的地方就有江湖。
城池里还好一点,有官兵、捕快之类的镇守着,方便管理。
但天下何其大?
各类大大小小的门派、习武世家或家族数不胜数。
一般
况下,历代朝廷与江湖各势力大多会保持一种潜规则:井水不犯河水。
朝廷不会轻易派兵***湖各门派。
同样,江湖各门派一般也不会主动招惹朝廷,以免打
双方的平衡。
那些什么江湖大侠、独行侠之类的,就算实力再强朝廷一般都不会在意,毕竟朝廷也拥有不少大内高手坐镇。
怕就怕那些大门派,影响力越大的门派,越是会被朝廷密切关注。
因为这些个门派有可能会在江湖中一呼百应。
一旦势造大了,各门派弟子
数可不少,足以对朝廷一方构成威胁。
这,便是以武犯禁。
历朝历代,朝堂与江湖之争几乎就没有中断过,只是规模有大有小罢了。
因此,对于此次顾鸣被杀手行刺的事件,皇上认定了是朝中大臣与江湖势力勾结的行径,自然是龙颜大怒。
否则也不会说出诛九族的狠话。
这,已经等同于谋反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