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时蚩尤的称呼是“灵尤”和“尤帝”。
蚩这个字到底有没有贬义,现在没有确切的说法,而帝这个称称,《说文解字》告诉我们是“谛也,王天下之号”,在部落时期,指的是“超出本部范围影响力的部落首领”。
黄帝杀蚩尤之后,把蚩尤的旗帜扛起来,于是天下很多
都害怕,不敢再作
,由此可以看出“帝”这个字的影响力之广。
《管子·地数》中说蚩尤在庐山采金铁作五兵,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山东
会跑到江西去挖矿,但是至少可以看出,蚩尤的影响力,至少是波及到了庐山地区的。
所以,同时代,像是震蒙氏,也就是匈
祖先,为什么会被黄帝吓得到处跑,就是因为奇相偷了黄帝的玄珠,黄帝的玄珠也很有意思,第一次出去的时候丢了,在赤水岸昆仑丘附近,一堆
找了很久才找回来,第二次,黄帝自己不带玄珠了,让象罔,也就是那个粗心大意找到了玄珠的臣子,让他带着,结果就被奇相偷了。
震蒙氏听说自家
儿
了这个事
之后,连夜买了北上的国际班机飞走了。
大概
况如此:
奇相:“爹你猜我偷到什么了?”
震蒙:“
儿你猜我跑到哪里了?”
而震蒙氏在同时期,他们的首领也是称为“帝”的,因为影响力同样很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部族,在黄帝击败蚩尤之后,只是因为自家
儿偷了对方的东西这件事,连打都不敢打,庇护都不敢庇护,直接就逃了。
而奇相后来也知道自己闯了弥天大祸,投了长江自杀了。
由此可以看出,在击败蚩尤,吞并炎帝部族之后,黄帝已经达到了天下部族可望而不可即的巅峰,其他称为“帝”的部族,是根本不敢和他动手的。
————
三皇说完,下面谈一谈五帝。
五帝,上面说过,同样也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后面三个基本不变,也就是帝喾、尧、舜,至于前三个,有的时候会把颛顼排除加
少昊,有的时候会把少昊排除加
黄帝,有的时候会把黄帝排除加
后面两个....
而大禹,一般处于神隐状,正常
况下也不计
五帝,只有在谈到五行帝的时候,大禹会作为土帝出场。
而大禹不列五帝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儿子启,追封他为夏王。
所以,五帝的时代,如果从黄帝计算到大禹之后,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过“天下共主”(非五帝)这个职位的,一般
况下不计算少昊(因为他在东夷当老大,其他
都是在中原)。
但如果全部算上,一共是如下: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十年),唐尧,帝丹朱(三年),虞舜,大禹,伯益(指定接班
,但是继位之后,没过多久被启杀死)。
而同时代并行的,还有著名的山海种马王,也就是帝夋同志。
帝夋并不是什么金乌,再次强调,东皇太一也不是金乌。
帝夋是古传说中的
族古帝,时代介乎于帝榆惘初期至黄帝时期,他的大儿子就是帝鸿氏。
而东皇太一最早是作为“古仙
”出场的,原型是天上的“太一星”,后来作为楚国祭祀的最高神明,在九歌中有“天帝”、“上皇”的尊位。
汉代初期,东皇太一依旧作为最高上帝而存在,后来渐渐被“复起”的昊天上帝所取代,因为昊天上帝是周代官方祭祀的神灵,是周宫八神之首。
秦汉的时期不祭祀他,因为历代秦王恨不得把他放在地上踩,周天子都不在他们眼里,何况一个昊天上帝的神像,谁又会祭祀他呢。
但是到了汉代中期,汉武帝独尊儒术,于是昊天上帝作为正统再一次出现,而东皇太一的祭祀开始衰落。
楚国除去祭祀九歌众神之外,还祭祀道祖鬻熊(高阳)和太子长琴(祝融),以及飞廉和望舒。
鬻熊是颛顼那一脉的祝融后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和太子长琴的老爹,应该并不是一位祝融,太子长琴的老爹是南方传说的祝融,但是山海经中地理位置处于西方,这两个
是同一个祝融。
所以楚
自称是高阳之苗裔,是祝融之后
。
而再说到帝夋,帝夋有两个老婆,也就是羲和和常曦,常曦又称常仪,与望舒一样是月神,但是在常曦的时代,望舒似乎是作为
战神而存在,如果要作一个比较,像是赫拉和雅典娜的关系。
望舒应该并没有在山海经中出现(如果有请指正)。
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常曦生了十二个月亮,这些其实就是山海经中的各个国家。
最出名的就是十个太阳,也就是被大羿
下来的那十个,然而山海经失落了大羿的故事,只留下一句“帝夋赐大羿彤弓素箭,以扶下国”。
但是在同时代,其他的古书中,都说是尧赐予大羿弓箭,山海经中还有祝融持刀杀鲧,大禹
腹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