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荀彧,便问问沮授知不知道他在哪里。
好在荀彧没有跑多远,有个学习气氛浓郁的泰山学宫吸引住了他,要是跑去东莱某个山窝里藏起来,那就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找得到。
到了学宫之后,陈暮先去找了郑玄,提了提《讨董记》的事,希望他将董卓的罪恶,与老大哥的正义公之于众。
听到陈暮的话,老几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甚至还问要不要请蔡邕一起帮忙,两个
署名弄。
这让陈暮还挺意外,没想到郑玄居然如此配合。
一问缘故,才知道老是给气的。
六月的时候洛阳大火,刘备从火中抢救出来了上百车珍藏典籍,现在两个月过去,早就送回了青州。
郑玄就带着学宫学子一边痛并快乐地整理,一边对董卓的残骂骂咧咧。
要知道洛阳藏了天下书,历代经典著作全都有,就这样一把火被董卓烧个净,老
知道消息,差点没气死才怪。
最后说着说着,老老泪纵横起来,惹得陈暮和沮授好一顿安慰,哄了半天,这才心
平复。
《讨董记》的事搞定,不仅拉了郑玄,还拉上了蔡邕。
历史上蔡邕之所以替董卓叹息一声,是因为董卓对他确实不错。
因此即便是董卓十恶不赦,蔡邕也惋惜一下。
没想到反倒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现在又不同。
眼看洛阳都成了这样,蔡邕就反而庆幸郑玄能邀请他来青州避祸,对董卓的感激全变成了对郑玄的感激,这点小事自然没问题。
处理了这件事,陈暮在学宫学子的帮助下,找到了荀彧。
荀彧沉迷于书堆里无法自拔,整天呆在学宫的图书馆,疯狂地汲取知识。
即便荀家藏书很丰富,可是跟泰山学宫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要知道陈暮可是通过各种手段从鸿都馆与太学弄书出来,刊印之后才给还回去,几年下来,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多书荀彧也只是听说过没读过,现在有机会,当然得读一读。
“文若!”
在一名学子的指引下,陈暮找到了荀彧。
荀彧听到有叫他,转过脑袋。
这一看把陈暮吓一跳。
才27岁的荀彧长满了糟糟的胡子,
发像是几天没洗了,两眼通红,顶着一对熊猫眼仿佛两天没睡觉一样。
“尚书令!”
荀彧看到陈暮,几乎条件反地站起来,拱手行礼。
他在尚书台了两年,早习惯了当陈暮的下属。
陈暮诧异地道:“文若,你怎么成这样了。”
荀彧可是最在意外表形象的,出门不仅要打理好仪表,还要熏香。
“荀令留香”这个成语,可不是胡编造的东西。
荀彧苦笑道:“洛阳送了不少书回来,这些子一直都在整理,确实没时间好好整理衣冠。”
“行了。”
陈暮翻着白眼摆摆手:“跟我走吧。”
“尚书令,去哪儿?”
荀彧一雾水。
陈暮拉着他:“肘,跟我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