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在一般县里,县试都是在县衙举办,县衙大堂拿出来作为县试考场使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然总是有不一般的非典型县,比如江宁县这样的,参加县试的太多,动辄一二千
,县衙大堂肯定不够用。
所以这类非典型县为了解决问题,就五花八门各显神通。江宁县有个地利之便,南直隶贡院就在县境内,那里有现成的几千坑位。
今年冯知县豪横,使出大手笔,直接借了贡院地方举办县试。当然也不是全用,只从贡院里划出一片区域作为县试考场。
天色还不亮,冯县丞就坐在临时搭建的考台上,威风凛凛的开始点名。被点到名字的,接受搜检然后进场。
县试关防比乡试、会试松的多,搜检场速度也快得多。就是
卷制度也宽松得多,考生可以直接
到考台上。
秦德威也按照程序接受了搜检,其实在此负责搜检的都是县衙差役,谁敢严查这秦小先生?
以至于秦德威怀疑,他就算在考篮里明晃晃塞几本书,这些差役也会视而不见。
很顺利的过了搜检,又假模假样的在冯知县考台这里接受校验,然后就拿着考号场了。
天亮了后,考场开始封闭,又有衙役举着题目牌子来回走动,确保每个考生都能看到题目。
按照大明县试的规定,只考一场,出两道四书题,下午才可以开始卷,最终答卷时间天黑为止。
秦德威等了会儿,就看到衙役举着题目牌子出现在自己面前,凝目仔细看去,只见上面两道题目是“不修不可以”和“发财未有”。
如果是五百年后的高考作文题,答题学生们看到这种题目,心里肯定要直接点出题
十八代祖宗。
但是在大明中后期的县试考场上,面对这种邪门绝活题目,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秦德威除了习惯吐槽几句也没在意。
这个科举模式都一百好几十年了,全天下不知有多少场考试和模拟考试,只从四书出题的话,不偏点怪点就没题可出了。
这年月还有个特点,越是底层考试,越容易出现偏题、怪题,很多有恶趣味的考官把这个当成秀脑的机会。
反而到了乡试、会试这样的大典,题目反而相对完整和正经起来。
最典型的怪题方式就是截搭题,上下文两句话,各自截取一段,然后搭接起来凑成一个看似莫名其妙的题目,叫做截搭题。
秦德威思考了一会儿两个题目的出处。
不修不可以,应该是“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这两句,上下各取一半,凑起来的截搭题目。
发财未有,应该是“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这里凑出来的截搭题。
看出题目的来历,这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要琢磨题了。
此处注意,即便看出了题目来历,知道了题目上下文的含义,但是写八文时,却不允许引用原文。
也就是说,要点和阐述原文的含义,但却不允许直接写出原文句子,但又要能让读者领悟到原文,也是一种近乎于写谜语的烧脑游戏。
秦德威都练了快一年了,此时也不多想了,打开稿纸就是
!
反正怎么也能过关,也不求多长大有力,每篇题目能写上语句通顺、格式完整的几百字,然后检查有没有违规字眼,最后誊抄到考卷上,就可以稿了!
一直到了下午,开始有卷。脸皮厚的、胆子大的、或者认识的,就敢趁着
卷时机,和主考官知县搭讪套近乎,至于效果如何未知。
所有没门路的考生都有个梦想,卷时与考官搭上几句话,然后通过面试获得赏识,并当场被取中。
很多话本小说的考试剧里,就有类似的场面,这就是底层读书
心声的反应。
凑齐一批卷的
,就开门放一次
。秦德威忍耐住了第一批
卷的冲动,做
要懂得低调,对走后门的
来说,平平庸庸就是最大成功。
然后看着又有十几个了卷,秦德威才收拾起考卷和
稿纸,走到考台那里,一脸高冷的
给了主考官冯知县。
对,稿纸也要
上去,考官有可能会对照
稿纸进行勘查。曾经有个沙雕考生,以为主考官不会看
稿,便在
稿纸上吐槽了几句考官,然后被考官发现了,结局催
泪下。
秦德威只求低调,没有公然搭讪主考官的心思,正要转身走,却听到冯知县喊了一声:“慢着!”
秦德威只能立定脚步,等候着主考官进一步指示。心里不停嘀咕,这县尊又搞什么幺蛾子?事前并没有约定当场面试项目啊?
但冯县丞已经拿起秦德威的答卷,仔仔细细的看了下去,时不时摇晃脑读几句。
期间还有其他卷的
,也痴心妄想着要主考官当场面试,都被冯知县不耐烦的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