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反而对治疗更有价值。
只不过,树突细胞是长期存在的,不会自毁。一旦修改树突细胞的
报能力,又会降低
体的免疫力。
这让陆离有些纠结。
一旦修改树突细胞的基因,消弱它们的
报能力,或许可以降低免疫系统发疯的几率,让t细胞顺利
掉癌细胞。
然而……万一癌症稳定下来不会恶化了,患者却因为一个感冒挂掉了,这上哪说理去?
先做实验吧!
现实中无法做的
体实验,在虚拟实验室里可以随意做,根本不用冒任何风险,这就很方便了。
接下来,陆离开始对树突细胞进行基因编辑。
同样是用剪切蛋白,剪切树突细胞的dna链条,屏蔽树突细胞的“
报能力”!
实验就是在试错!
虚拟实验室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
完全没有消耗,完全不用烧钱,无论代价多高的实验,都可以敞开来做。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
陆离做了无数次实验,终于标定了树突细胞代表
报能力的“基因片段”。
找到了目标之后,
作起来就方便了。
转录酶标定基因片段,连同剪切蛋白一起注
树突细胞,顺利制备出了一枚屏蔽了
报能力的树突细胞。
然后……陆离开始做
体实验。
将这枚屏蔽了
报能力的树突细胞,注
进实验
体,陆离开始观察实验
体的反应。
然后……毫无反应。
经过检验,陆离发现,注
实验
体的树突细胞,没有分裂,没有增殖,就是个“安静的美男子”。
一枚没有
报能力的树突细胞,根本对
体毫无影响。
难道需要把
体所有的树突细胞,全都修改一遍?
体有六十万亿个细胞,树突细胞就算不多,也是用亿来计算的。这个工作量……等到病
挂了,树突细胞修改任务还没完成。
这条路,完全走不通啊!
陆离长长的叹了一
气,果然没那么容易搞定。
不对!我的思路错了!
不想接电话,为什么会想要把移动联通折腾倒闭?直接关机不就行了?
于是,陆离把目标放在了另一种免疫细胞上。
b细胞!
如果t细胞是前线部队,b细胞就是后勤和指挥。
既然无法屏蔽树突细胞的
报能力,那就让b细胞关机,接不到树突细胞的“电话”。
b细胞这个后勤和指挥部,接收不到树突细胞的信息,自然就不会产生免疫反应,不会释放免疫因子,会大幅降低
体免疫系统发疯。
更重要的是,b细胞也跟t细胞一样,战役结束之后就会自毁,只会留下极少的数量,保存在淋
结里,大部分b细胞都不会在
体长期存在。
所以……修改b细胞才是正确的方向。
想到这里,陆离马上开始行动。
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陆离才标定出b细胞接收讯息的基因片段。
基因修改最难的地方就在这里。
类对基因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三十亿个碱基对,要想全部解读出来,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找出了b细胞接收讯息的基因片段,陆离用剪切蛋白对b细胞的基因进行修改,屏蔽了接收讯息的能力。
终于,一枚基因修改之后的b细胞制备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