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支持宇文泰,这和当初,萧宝夤称帝时应者寥寥的景,形成鲜明对比。
李笠提出了一个问题:萧宝夤在关中称帝复国,最后兵败被俘,距离宇文泰在关中站稳脚跟,不过相隔数年而已,为何关陇地区的豪族们,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对待?
黄姈摇摇:“因为萧宝夤是屡败屡战的庸将,没
看好他能在关中站稳脚跟,自然就不会下本钱去赌一把。”
“世,看的是谁能打胜仗,而不是出身好、阀阅高,这种玩意,在战场上,一点用也没有。”
“光靠兰陵萧氏、齐国宗室的名号,别不会赌上身家
命给萧宝夤当马前卒,除非他能扛住魏军的第一
进攻,或许,别
才会对他另眼相看。”
“宇文泰就不一样,能打仗,能以弱胜强,这样的,才值得地
蛇们下大注。”
李笠点点:“对呀,所以,朝廷若想让关陇地区
心依附,必须软硬兼施。”
黄姈看着李笠:“所以,一场大规模的火炮演习,就能让他们服服帖帖了?”
“不会,地蛇不会服气的,只不过是暂时收起心思。”李笠摇摇
,向前走,边走边说。
“从后汉时起,陇右地区,或者说凉州地区,对于中原朝廷来说,就有些别扭。”
“后汉建立伊始,凉州就不消停,确切来说,是羌不消停,朝廷为了解决凉州隔三差五的叛
问题,花费军饷无数。”
“可凉州地界,还是不消停,许多羌部落,降而复叛,成
里搞事,偌大个凉州地区,给朝廷带来的收
寥寥无几,每年却要朝廷投
大量的钱粮去‘灭火’。”
“就像身上的大脓疮,花了无数药费就是治不好,总是疼,疼得
冷汗直流,总是不停流血,让
身体虚弱。”
“所以,后汉初年,就有放弃凉州八郡的提议,要把凉州全都迁
关中,放弃这块不毛之地,不要再为这如同无底
的
地方花钱。”
“这不是饮鸩止渴么?”黄姈反驳,“放弃凉州,羌就占了凉州,等到羽翼渐丰,又向关中前进,关中不就是下一个凉州?”
“而且,凉州地区常年战,必然民风彪悍,朝廷还敢迫使他们背井离乡去关中?”
“一旦强制迁移激发民变,地蛇们就直接和羌
联手,一起去祸害关中了。”
李笠对黄姈的见识很满意:“所以这提议没有实行,朝廷就这么耗着,耗着耗着,上百年过去。”
“到了后汉末年,灵帝年间,因为花在凉州的平叛费用实在是太多,财政撑不住,便有旧事重提,要放弃凉州。”
“但还是被有识之士拼命阻止,因为正经的朝廷,怎么能做出主动放弃国土的事来?”
黄姈大概想到李笠说起萧宝夤的故事有何意图,便问:
“不放弃国土,这当然无可厚非,可若维持一片国土的代价过大,甚至会让身上冒出个治不好的大脓疮,这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李笠摩挲着旁边城垛,看着暮光中的长安:“所以我不能回避,要来关中,要去陇右,要去河西走廊转转。”
“顺便让地蛇们看看,我这个楚国皇帝,还有新朝廷的实力到底如何。”
“然后呢?”黄姈又问,“一味地武力恐吓,治标不治本,过得一两代,旧疾复发,怎么办?”
李笠反问:“你说的本,是什么?”
“妾没仔细看过相关的著作,所以,不清楚后汉时,凉州羌到什么程度。”
黄姈决定陪李笠聊凉州(陇右)的话题,哪怕她其实没有任何政的念
。
“但妾觉得,一个地方若是盗贼肆虐,却又有游军布防,毫无疑问,要么游军和盗贼勾结,要么游军自己也扮做盗贼,鱼百姓。”
“后汉的凉州羌,持续了上百年,妾以为,少不了地
蛇们故意挑事,少不了将领养寇自重,趁机捞好处,于是推波助澜。”
“地方上若战不休,朝廷为安抚民心,大概会经常减免赋税,所以,对于地
蛇来说,倒也不错。”
“战中,小家小户的百姓,无法自保,只能依附于豪强坞堡主,而对于坞堡主而言,浑水摸鱼,趁机兼并土地,控制更多的
,不是正合适么?”
“越越好嘛!”
“对于将领而言,每次挥师平叛,都是立军功的好机会,而且,兵马未动,粮先行,每一次平叛,每一次调拨粮
、钱帛,都是各环节捞钱的好机会。”
“而且,为了筹措军费,筹集粮,那就得向地方分摊,这一道道分摊下去,又有多少
能够趁机捞钱?”
“你捞完了,我捞,我捞完了,他捞,大伙流发财,前辈捞完了,后辈也得接着捞,凉州平叛这个‘捞钱项目’,怎么能轻易取消呢?”
李笠听着黄姈的分析,愈发觉得黄姈的见识不错。
后汉的凉州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