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着的一个少年。
少年就是鄱阳鱼梁吏李笠,此刻等候湘东王的询问。
其实就是面试。
李笠跟随湘东王府参军徐君蒨来寻阳,因为一身寒酸,当然要提前打扮一番,昨晚就沐浴更衣,今穿得
净净。
又学了规矩、礼节,此刻等待湘东王的询问。
湘东王在斋阁处理公务,作为卑微小吏的李笠,在这种公众场合地位极低,没资格进来,只能在外候着,双方的一问一答,由第三“中转”。
李笠是江州鄱阳,鄱阳
音重,湘东王虽然听得懂,但听得吃力,所以要有
居中传话。
“这首诗,果然是你在城外水榭看到的?”萧绎问,李笠之前听过柳偃、柳盼父子的“建康音”,所以此刻勉强听得懂,于是回答:
“回殿下,小确实是在水榭看到的。”
那官员将李笠的话“翻译”后传达给萧绎,萧绎盯着李笠,一只独眼闪烁着光:“那么,去年那鱼腹诗...有
说,是你写的。”
突如其来的发问,让李笠有些意外,这种时候他当然不可能承认,于是死死咬定:“回殿下,小问心无愧,愿意对质。”
“此所说,寡
也不信,且并无实据,只当是酒后疯语。”萧绎轻描淡写,把话题转开:“寡
可是接二连三听到你的名字,真是有趣。”
“回殿下,小惶恐,平
里只是捕鱼,奈何接连碰到事
....”李笠尽量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以便体现一个未成年乡下
见到贵
后应该有的惊慌模样。
“徐参军把你夸了一番,呵呵,他这个,心高气傲,很少夸
的。”萧绎一边说,一边打量‘诚惶诚恐’的李笠,对这少年如此模样,很满意。
萧绎是独眼,盯着看的时候,表
有点渗
,他认为李笠这种卑微小吏见了自己,就该是这种诚惶诚恐的模样。
李笠的名字,萧绎不算陌生,因为他之前已经听过两次,一次是鱼腹藏书,一次是吕全诬告案。
后来,又因为这个牵扯鄱阳王府投毒命案,间接导致自己遭了无妄之灾。
所以,萧绎有些讨厌这个小吏。
鱼腹藏书一案,萧绎作为江州刺史,当然看到了卷宗,知道事的详细经过,也看到了那首鱼腹诗。
他的第一反应,是这鱼腹诗为那鱼梁吏编造,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郡廨加派的鱼役,或者受指使,另有所图。
但是,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鱼腹诗是鱼梁吏或者其他编的,加上诗的内容,和佛陀舍身饲虎的典故有关,便不再追查。
萧绎知道,鱼腹诗送到建康,父亲看过之后唏嘘不已,还命装裱起来,时不时让大臣议论。
所以,对于萧绎而言,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高兴,那就够了。
不过,他对鄱阳小吏的看法是:其心术不正。
到了今年夏天,鄱阳出了一个案子,鄱阳王府放债的吕全,诬告良民,其中被诬告的就有鱼梁吏李笠。
萧绎看过此案卷宗,知道李笠受了严刑拷问,硬是不肯认罪,最后还翻案了。
一个少年,骨如此之硬,让萧绎觉得奇怪,觉得这么硬骨
的
,未必会心术不正。
现后来,又冒出鄱阳王府管事詹良遇害一案,还是和李笠有关,萧绎觉得愈发奇怪:怎么这少年如此多事?莫非是惹事?
詹良遇害一案,导致他被庐陵王弹劾,可是气得不轻,所以,看到李笠如今在眼前,萧绎其实很不高兴。
詹良一案,最后确定的凶手是詹良仆阿六,李笠无罪,但萧绎认真琢磨了卷宗,觉得这个李笠的嫌疑也不小。
无非是没有证据而已。
而王府逃贾成跑去荆州告状,说不定就是李笠指使的,虽然没有证据,但萧绎也很恼火。
如果不是徐君蒨极力推荐,李笠是没有机会站在斋阁前的。
小舅子对李笠不住的夸,萧绎听了,不以为然。
不过,徐君蒨的说辞,倒是让萧绎觉得可以考虑:让李笠陪伴世子,可以彰显他的气度。
彰显气度,这四个字很重要,比起庐陵王的所作所为,他这么做,两之间的比对,高下立判。
庐陵王的所作所为,是睚眦必报,而他湘东王,气度非凡,有容之量。
萧绎恨萧续,为了许多事,也为了她。
一想到心的美
李桃儿被迫西归,萧绎的心都在滴血,只要能把庐陵王比下去,哪怕只是比下去一点点,为此让一个浑身鱼腥味的小吏陪世子钓鱼,好像也行。
一番谈下来,萧绎发现李笠不学无术,腹中没有半点墨水,他愈发不喜,不过考虑到对方擅长钓鱼,陪伴世子钓鱼倒也说得过去。
萧绎仔细想好,看着李笠,拿定主意。
“李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