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有一点,恩克兰司的司长说错了,哪怕发生在广场上的流血事件中伤亡的数再低,恩克兰斯城的市民们也还是
刻地记住了军队曾经朝他们开枪的事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种刻的印象就如同催肥的肥料一般,灌溉在先前就已经埋下不满的种子的恩克兰斯市民们的心中,让那颗种子生根发芽、
土而出、茁壮成长。
只不过,白天发生在广场上的流血事件已经在平民心中笼罩起了一层淡淡的霾,让他们短时间内是不敢继续走上街
反抗议会了。
而在当天晚上的报刊中,也正如克赖顿·海勒所想的一般,刊登上了白天的那场流血事件,在报道中用尖锐的言辞抨击了宪兵的行,职责他们不应该对无辜的平民开枪
击,尽管宪兵在事后及时对平民进行了抢救,但这仍然没有挽回他们在报道中的形象。
不过关于这件事的报道也紧紧只有当天晚上的这几家报刊了,到了第二天陆续推出的报刊中都对前一天发生的事只字未提,这不由得让市民们对其浮想联翩起来。
市民们的浮想联翩似乎很快得到了证实,不知是谁先传出来的,有某位自称是某家报刊的编辑的表示,在流血事件发生的当天
夜,城内的几家报刊的负责
都被宪兵敲开了家门,威胁他们在明天的报纸上不能刊登关于流血事件的任何报道。
那些被威胁的负责们当即答应下来,并下达了严格的死命令,不允许任何关于那件事的报道刊登出去,这也是第二天发行的报纸中没有相关报道的原因。
这个传闻迅速流传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许多市民对此信不疑,因为压下消息的行为的确是议会能够做出来的。
当当局察觉到了这个流言的时候,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调查,并逮捕了数十个正在向他传播这个流言的的市民,对他们进行了审讯,想要从被捕的市民
中找到流言的来源,但是那些倒霉的市民所知的流言都是已经流传了n手的消息了,对于宪兵的询问,他们是一问三不知,最后只能无奈地把他们放了回去。
事的发展超乎了帝国特工的意料,他们敏锐的发现,当前的气氛非常适合他们的行动,只不过因为流血事件的缘故,大部分市民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煽动他们参与
动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
考虑了这个原因,特工们没有马上就煽动动,而是在民间流传出了更多的谣言,将平民和政府的矛盾挑动得更加尖锐起来。
而在同时,被他们送往前线的关于流血事件的消息也传了前线还在抵抗帝国军队的第三军军中,那些来自恩克兰斯城的士兵在得知自己的家
很有可能参与了那场示威,并死在宪兵的枪下时,一个个都坐不住了。
他们纷纷聚集起来,向军官请愿,想要从军官中得知首都的真实
况,但帝国特工传递
报的速度要比报刊的流传速度更快,那些军官也不知道后方发生的具体
况,只能嗯嗯啊啊地敷衍过去。
士兵们自然对军官的敷衍感到不满,但还没等他们有所行动,在他们对面的帝国军队就发起了又一次的攻势。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及歼灭恩克兰第一军以后,帝国军队接下来的战报了。
在歼灭了恩克兰第一军后,帝国军队的两个军便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第三军依托的据点防线身上,而南下支援他们的第四军的五个师外加原本就活跃在南方战场的第十师则是单独编组起来,负责从海岸线发起进攻。
值得一提的是,恩克兰共和国的首都恩克兰斯城就是一座繁华的沿海城市,第四军六个师只要能够击败眼前的拦路虎,再继续向前推进,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直接打到恩克兰斯城的郊区。
不过,恩克兰可不会让他们那么顺利的推进,哪怕失去了一支舰队,恩克兰
的海军实力依旧强大,他们还是能够让战舰游弋在近海,将陆地上的战场纳
舰炮的
程范围内,从海面提供猛烈的火力支援。
要知道,每艘战舰的侧舷都至少部署了数十门火炮,这些火炮齐的强度比恩克兰陆军的一个师的炮火火力还要强。
正是在恩克兰海军的威胁之下,第四军的六个师才会与恩克兰陆军僵持对峙,迟迟没有打开战局,他们并不急着进攻,而是等待己方海军的支援。
没错,就是己方海军的支援。
在赢得第二次普罗登海海战后,帝国海军便带着俘获的战舰一同回到了友方港,对战舰的船身进行修补,顺便补充战斗中损失的水手。
帝国海军也没有急着出动,按照维塔利格的想法,他准备等俘获回来的恩军战舰修缮完毕,并配属水手后,将那些战舰纳舰队的作战序列后,再扬帆出航,支援前线的战场。
在系统的加持下,这里的速度不会太慢,最迟也只需要到十二月的上旬,他们就可以正式出发了。
视线放回陆地战场,尽管依托着据点进行防御,但恩克兰第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