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她作为介绍
肯定开心,却不至于这么兴奋,关键歌是张繁枝唱的。
现在还不知道电影是什么
况,会不会火,但是电影再烂,总要宣发的是吧?到时候岂不是给张繁枝做免费宣传了?
哪怕电影最后扑了,张繁枝的名气也只会更大!
张繁枝看陶琳这样激动,也能想到原因,不同于平
里的波澜不惊,今天她嘴角总是含着浅浅的笑容。
本来陶琳是想要让张繁枝告诉陈然这个消息,但是想了想,她为了以示尊重,亲自用张繁枝的手机给陈然打了电话。
“陈老师,我是陶琳,你写的歌被《我的青春时代》的谢导选上了。”
“选上了?”
虽然是疑问句,陈然却没感觉多意外。
他没看,但是梗概看过了,和歌曲非常搭,这要是都选不上,那也怪不着他了,只能说大家想法和欣赏水平不一样。
陶琳跟陈然说了好一会儿,除了感谢之外,又说了关于歌曲版权的事宜,并且说了不用陈然去将就他们,陈然这儿时间太忙,剧组会让
过来找陈然签授权,不用他到处跑。
这倒是省了陈然麻烦,现在忙着做新节目,周
都没得休息,想要请假一天去签合同,那得多费很多功夫。
挂了电话,陈然感觉好笑。
陶琳跟他认识时间不短了,就刚才跟他电话讲了这么多,全部扒拉开来看,从里面能清晰的看出“客气”这两个大字。
这是真的客气,并非那种虚假的客套话。
当阿初陈然刚跟张繁枝认识没多久,陶琳就看不惯陈然,担心他这只黄鼠狼没安好心要拐走张繁枝,一直皮笑
不笑的应付着,那就是所谓虚假的客套了。
此时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从一开始陈先生,到陈然,再到现在陈老师,称呼都换了几个。
原本陈然还担心因为陶琳的存在让他和张繁枝的关系发展缓慢,如果对方从中作梗还搞不好还会产生分歧。
现在则是放下心来,反而因为对方太客气有点过意不去,毕竟他跟张繁枝以前一直瞒着她,各种谎话顺
捏来,被骗的也是够惨。
……
节目的准备一切如常。
选秀节目已经是很成熟的体系,达
秀除了内容不一样外,都可以用以前的经验来制作,所以准备期间一帆风顺,基本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倒是因为他们宣传打出去,网上偶尔会出现一些批评的声音。
大体是在说都什么年代了,召南卫视还搞选秀节目,一边吃着抄袭的饭,一边嘴上高喊发展原创,选秀节目到时候不行还得乖乖去抄袭国外的节目。
稿子是一些自媒体发的,转发的
不少,并且还挺认同,有工作
员仔细辨别过,都不是水军,是正常的网友。
陈然对此不太意外,召南卫视收视率一想表现不错,但是
碑就差的厉害了,网上这些可都是缩影,代表的是很多
对召南卫视的看法。
他们节目表面上又是选秀节目,在大家都看腻味了选秀节目的
况下,节目没做出来之前有
批评是再正常不过。
这些稿子陈然没去管,由得他们去说,这种时候被骂也是好事,反正就是虚空骂着,又没有什么实质
的黑点,平白多了一些热度它不香吗。
张繁枝这两天除了商演外,休息的时候还得录制《后来》,所以没回来,倒是《我的青春时代》剧组的
过来找他签约了。
陈然没多少时间,只能在中午休息的时候跑一趟。
谢坤导演没时间过来,来的是制片
还有原著作者。
让陈然有些吃惊的是这书原著作者竟然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微胖男
,他一直以为这种类型的,都是温婉
作者写的,这形象当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原著作者跟着过来是因为他本
听了歌,感觉陈然读懂了他,所以亲自过来见一见,看到陈然这么年轻,还以为陈然是他的资
书迷,拉着陈然说了半天关于书的
节。
这倒是让陈然非常尴尬,他不是
家的书迷,连书都没认真看过,这天还怎么聊?
不过陈然算是能忽悠的,就用看过的梗概和记下来的角色名,跟
原著作者聊了好半天,
家还当他真是书迷,并且临走前给了他一套典藏版签名。
陈然看着原著作者的背影陷
沉思,刚才作者说故事是根据他真实经历改编……
可是以他这形象为模板,怎么写出故事里帅气青春的男主?
虽然说艺术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可这也高太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