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决战便就此展开,血腥而激烈。
箭矢如密雨,枪弹如飞蝗,双方都使出了全力,火力全开,再无保留。
“杀,杀,杀过去!”后金军官挥刀嚎叫,督促着士兵只进不退,前面倒下,后面踩着鲜血和尸体继续向前,没有停歇,持续猛攻。
“开火!”
“开火!”
明军的火枪攒一波接一波,全仗着燧发枪的速度,形成持续的弹雨阻击。
赶工挖掘的阻隔壕沟由于度宽度都不够,很快就被障碍物和尸体填满,建
持盾、抡刀,有如凶神恶煞般又冲了上来。
轰,轰,轰…….劈盖脸的又是一通轰天雷,双方的距离已经不足五十米,面目都看得清楚。
明军的主阵地是一个缓坡,多少有点居高临下的作用。这样就有三排相距十余米的火枪兵能够同时击,而不受到前方队友的阻碍。
在主阵地的左侧,是两百火枪兵,没有工事,只能借着树木来做掩护。
这样的布置,能够使更多的火枪同时向敌击,形成一定的侧翼夹击。
但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当建不计伤亡地冲到三十多米时,第一排火枪兵呐喊着挺起刺刀,跃出战壕,发起了猛烈的反冲锋。
第二排火枪兵向前,占据第一道战壕工事;第三排和后阵的火枪兵依次向前,再度形成了三列火力线。
刀枪碰撞在一起,敌我双方士兵怒吼着展开拼斗。冷兵器的战残酷而血腥,一来一去就是你死我活的残忍厮杀。
战鼓声还在隆隆作响,但已经分不清是哪一方在敲。士兵们也无心去听,只是瞪着眼前的敌,吼叫着刺杀、劈砍。
火枪还在响个不停,枪稍微抬高,铅弹越过厮杀的战友,向着敌
倾泻。侧翼的火枪兵也从树后伸出火枪,斜着把铅弹
向敌
。
地上已经满是流淌的鲜血和横七竖八的尸体,哪怕被击伤倒地,也意味着再也没有站起的机会。
最后一批轰天雷投过去,几十颗此起彼伏的
炸,给建
造成了混
,也使其攻击的势
为之一遏。
枪声更加猛烈地响了起来,却是在后队的方向。
阿敏回着张望,虽然看不到什么,但他的瞳孔缩了缩,不祥的感觉从心底升起,并向全身弥漫。
喊杀声越来越响,后队在竭力抵挡,而敌的兵力占有绝对的优势,阿敏对此知道得清清楚楚。
“贝勒爷,才带
去后队。”忠心的牛录额真哈达硕主动上前,为主子分忧。
阿敏凝视了片刻,用力点了点。没有多余的语言,哈达硕的一个牛录不可能击退敌
,只能是拖延时间,他的生死已经注定。
而阿敏的命运也已经不可更改,对面是一千明军龙骑兵,他率领的不过是两千多马,除去后卫,能投
突击冲锋的,并不比明军多太多。
明军的阻击既有阵地依托,又有火枪之利,还有轰天雷之威,只要敢战不退缩,建想冲
阻击,可能
并不大。
所以,战斗虽然激烈,厮杀虽然血腥残酷,但明军并未动用全军,还有余力不断向上补充。
当然,明军也不知道败退下来的建会有多少。他们是禀持着死战不退的信念,准备应付以一敌五的最不利的局面。
建的后队,虽然都是
锐,也极为悍勇敢战。但面对遮天蔽
的箭雨,迎面直
的火枪,汹涌冲杀的敌
,也露出不支之态,步步后退。
“杀,杀,杀……”知友军正在血战阻击,明军火枪兵下马之后便投
战斗,火枪攒
、刺刀捅杀,向着敌
发起猛烈的进攻。
紧随其后的是归化骑兵,下马步战,高举着马刀喊杀连天。
蒙古联军则在后面张弓搭箭,以密如雨点的箭矢杀伤敌,为明军提供火力支援。
充当后卫的建也知责任重大,鼓起余勇,拼死作战。
双方的士兵不断地倒下,不管是尸体,还是伤员,都很难再爬起来。惨烈的厮杀令心旌摇动,仿佛置身于修罗屠场。
牛录额真哈达硕率领所部赶到时,后卫已经岌岌可危。在优势敌的狂猛进攻下,行将崩溃。
火枪的击持续不断,一排接着一排,在后金军中迸溅起一朵朵血花。几十米的距离,使得重甲也无法抵挡如此近距离激
的铅弹。
从明军顶抛
而来的箭矢密密麻麻,数量众多的蒙古联军又换上了一批弓箭手,换下了手臂酸麻的士兵。
弓箭虽然能够承担远程的火力支援,但弓箭手的体力有限,全力出十几箭后便会手臂酸麻,
出的箭矢也变得软弱无力。
建的
数是最大的缺陷,而蒙古联军却可以不断换
,保持箭矢的力度和杀伤力。
何况,更省力气,且不必换的明军火枪兵能够持续不断地
击,在总体火力上占据着压倒
的优势。
当然,明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