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有这词啊,难道说自己所作?父皇相信吗?
弘治帝见朱厚照怔怔的站在那里,还以为刚才自己吓到了朱厚照,忙抚摸朱厚照的,关切的问:“照儿,怎么了?可是刚才父皇吓着你了”?
朱厚照方才回过神来,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父皇,刚才确实吓到儿臣了”。
弘治帝不由一阵自责,“照儿,实在抱歉,朕见你专心致志就没打扰,只是看到这词实在是妙才不自禁的,照儿莫怪父皇,照儿,这词是谁作的”?
朱厚照摇摇,心里默念:“太祖,您大
大量,莫怪厚照剽窃”。
“回父皇,这词是儿臣闲来无事所做,儿臣学识浅薄,信手涂鸦之作,让父皇见笑了”。
“照儿,这词送给父皇如何”?弘治帝开索要。
“父皇喜欢就好”。
“那你落个款”。
“这就不必了吧,父皇”。
“不行,必须落款,父皇要装裱起来挂在乾清宫”。
“照儿,明殿试,殿试考题一般都是时策,照儿可有想法”?等到朱厚照落款后,弘治帝示意萧敬收起来。
朱厚照沉吟了一会,“父皇,儿臣估计父皇准备的考题是‘税制’吧”?
弘治帝不置可否的点点,“儿臣想到了,那考生们也会想到,毕竟税制是近期朝中力推的时政,考生们会在这上面下功夫。只是如此一来,就难以比较了”。
弘治帝点点,“朕也想到了,所以才来问问照儿”。
“父皇,不如考‘户政’吧,太祖定制的户政,在初期是可以让百姓能按照朝廷的分配制度进行生活,但户政沿用至今已不适用,主要是框定了百姓,导致费劳力,就如太祖初期一个农户四五
就可以耕种三亩天,几代传承下来,农户家里
多了,十几
还是耕种那三亩田,这就
费了劳力,同时三亩田也无法供养这么多
。既然看到了问题,就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儿臣思考后,认为户政改制有益,可解放劳力,提高百姓的积极
,就如儿臣西山那里,急需匠户,但实际上工部的匠户数也严重不足,所以儿臣近
在思索户政如何改制才能符合当前实际
况”。
“唔”弘治帝治国思路本就开放,不拘泥守旧,敢于否定祖上不适用的时政,又重视司法,广开言路。几次接触后,朱厚照便敢对着弘治帝侃侃而言,大胆提出弊政改革。
弘治帝又细细问了户政改制的要点,得到满意答复后,弘治帝令朱厚照起章程,择
和内阁讨论。临离开之际,弘治帝张了张
,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乎有些话想说出,随后还是默不作声摆手离去。
如朱厚照猜测一样,大多数考生都以为本次殿试策问考的应该是税制改革,都下苦功夫研究,并前往税部了解税制具体内容和实际作。只有王守仁无所事事,到处溜达,常拜访京城的道观寺庙。唐伯虎和徐经经过科举舞弊案一事,被叫去礼部告诫,再也不敢喝酒高谈,老老实实呆在客栈苦研税制。
殿试的时候,朱厚照带着杨一清前往西山,并未跟随弘治帝前往保和殿。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开始颁发策题,考生们看到考题是户政改制,执笔哀叹,不知如何下笔。王守仁稍稍诧异,他本也觉得殿试策问应是税制。户政改制,有意思,王守仁闭眼思考一会,随即执笔,洋洋洒洒。
而唐伯虎和徐经则皱眉思,良久方才堪堪下笔。
西山衙署,朱厚照召集所有工匠,宣布:“由今起,所有工匠进行分级,壹级工匠月银三十两,贰级工匠月银二十两,叁级工匠月银十两,学徒月银五两,现所有工匠均按叁级处理,分级按照工匠的手艺进行评定,经本宫评定后晋升。另本宫鼓励工匠学习识字,特聘请秀才进行教授,每
酉时在衙署的学堂授课,有空的工匠都可以来此学习,免费的”。
朱厚照转身从刘谨手上拿出一大叠图纸,“这是本宫设计的图纸,你们都可以看看,谁可以按照图纸打造出来,符合本宫的工艺要求,均可晋升为贰级工匠,不识字可以询问这里的吏员,他们会为你们解答,打造成功后可到衙署申报,本宫在此说清楚,西山以后需要大量工匠和学徒,只要有手艺勤劳,本宫欢迎之至,你们若是有相熟的均可介绍进来,考核成功就可成为西山的一份子,但若是惫懒之
,那就别怪本宫心狠啊”。
众工匠被朱厚照开出的丰厚条件惊呆,壹级工匠月银三十两,即使是学徒都有五两月银,现在每个工匠在西山的子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春节的时候拿着朱厚照的赏银购置了很多东西,孩子的新衣,过年的糕点、猪
、美酒等等,狠狠的过了个肥年,换做以前都不敢去想象,匠户家里都给太子殿下立了长生牌,感恩太子殿下带给大家的好
子。而刚才太子殿下更是说现在大家都是什么叁级工匠,那每月不是有十两银子吗?这不是比之前的月银又翻了一番吗?
工匠们齐刷刷的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