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百夫长们挥舞弯刀,在队列前面鼓动士兵奋勇杀敌。
元军阵列中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片刻之后,几名号手吹响了进攻的指令。
最前排的元军士兵开始纵马前进,并且越来越快。
而第二排、第三排的元军开始跟上……
无数马蹄敲打着地面,整个麦城前方的土地都在震动。
一匹战马,加上马背上的骑士,再加上马匹跑动的冲击力——这绝对是千斤之力。
若是被战马正面撞上了,存活的概率是极小的。
但枪兵黄雁山并不害怕。
这些天的厮杀下来,枪兵黄雁山已经非常勇敢。
黄雁山将盾牌斜支在地上,与同袍一起,组成了密集的枪阵。
但黄雁山知道,枪阵虽然稳如磐石,但今天的决胜之却不是他。
十几辆平车从城门里推了出来,在城门前一字排开。
平车上覆着一层厚木板,但黄雁山知道,自己的同袍、同乡陈武就在里面。
弩手陈武,这个江陵子弟,以前从未杀过。
麦城一战,许多江陵子弟和陈武一样守在战场上。
与蔡升标等宋军将官相比,初上战场的陈武从没想过要窝窝囊囊的离开。
他陈武虽然不是文臣也不是武将,但他也读过几年私塾,晓得几分礼义廉耻、忠孝仁义。
而那位私塾的老先生,早早就教会了他陈武“忠报国”四个字。
陈武此时蹲在一辆三平车上,两侧、
顶、前方均有厚木板遮护,
平车上载着一台巨大而巧的弩机,弩机上装着一个盒子,里面密密麻麻装填着十二支弩矢!
读过书的陈武知道,这弩车,又叫连弩、诸葛弩、元戎弩,一次可发十支弩矢。
因为比较笨重,诸葛弩并不适合士兵单独使用,所以宋军的诸葛弩架设在小车之上,以便
此次江陵军招募弩车司员,条件极为苛刻:要忠诚可靠,要临战不退,要读书识字,还要记录家中居所、父母亲族姓名。
除此之外,弓军指挥还严厉要求众弩手:一旦战事不谐需要撤退,务必用车边的火油和锤子,摧毁弩车之后方可离开。
十几台弩车早已装填完毕,它们在略显单薄的枪阵后面蓄势待发。
而此时,元军的战马也疯狂的跑了起来。
元军战马的速度越来越快,狂的马蹄将地面上的黑灰和尘土掀起来,形成一片灰黑色的尘雾。
三千蒙古铁骑宛如汹涌的,呐喊着朝没有关闭的城门冲了过来。
骄傲的蒙古男儿相信,在战马的冲击之下,懦弱的宋肯定会和往常一样,吓得转身逃走。
但冲在最前面的元军却发现,宋军的阵列依然坚如磐石的静静呆在那里,丝毫没有要转身逃跑或者阵脚松动的迹象。
似这般形,
脑相对简单的元军士兵知道:对方要么是傻,要么就是有必胜的把握,否则决不能如此稳定。
元军士兵咬咬牙,他们用马刺狠狠扎着战马,将马匹最后一份力量都激发出来。
就不信几千骑兵冲过来,还撞不垮这单薄的宋军枪阵!
元军的战马越来越快,距离宋军快一百步的时候,马蹄声、呐喊声,像是滚雷一样汹汹而来。
一方山呼海啸,而另一方不动如山!
十息之内,两军就要撞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