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久违的唐船终于再次出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甚至比以往还要多的多,白帆点点如云。
一条条巨大的宝船劈波斩而来。
“战舰!”
“北洋水师。”
建安渤海湾,大清河,这里因建安贸易而兴,沿海依河
建起一溜码
,遍地仓库,在不远处则是连绵几里的窝棚,这些都是码
上做苦力的力夫们居住之地,建安贸易和走私的兴盛,也造就了这个码
的繁荣,还有无数的码
力夫,甚至许多在码
讨生活的
,卖茶饮汤饭的,做牙行中介的,也有做那皮
生意等等的。
这些天因为唐船不来,这里倒是冷清了许多。
靠着码吃饭的那些贫民力夫们顿时失去生活来源,许多
只能夜盼
盼着唐船再来,一边苦盼一边也地里挖点野菜,或是下海下河捕捞点鱼虾之类的。
当海船东来,码上是一片欢呼声。
可紧接着,欢呼声里夹杂了些惊惶不安。
战舰。
打出现的居然是唐北洋水师的战舰,渤海湾早就如同北洋水师的内港一样,自由出
,不受半点限制,高句丽
也早放弃了对海上的想法。
近海的渔船,或是跑海的商船,也从不敢招惹北洋水师半点。
甚至所有高句丽的船,不论是渔船还是商船,只要下海,都要提前向水师报备,每年先要从水师申请到一面北洋水师颁给的旗帜,拿到捕鱼或是经商许可执照之后,才能下海。
否则北洋水师可随时随意攻击,且不负任何后果。
当然,若是走私船,还得缴纳更高额的费用。
总之,平时北洋水师的船也经常会在建安海边出现,甚至有时还会到这里来巡视补给下什么的,大家见惯不惯。
可问题是,平时来的都是那种轻便的巡逻艇。
大战舰是不会靠近建安的。
而眼下放眼望去,遮天蔽海出现的全是大战舰。
福船、宝船。
看着这些三桅甚至是四桅的巨大战舰缓缓近,码
上的
终于慌了。
有想起之前烽烟,想起唐军进攻怀远。
“唐来攻城了!”
有扯开嗓子大喊,如丧考妣。
所有开始四散而逃。
窝棚区的那些贫民们开始呼儿唤,携老扶幼的往建安城里跑。
秦琅站在甲板上,看着那混的场景。
不需要他指挥调度,由三大舰队组成的混合舰队迅速抢滩登陆,其实都不用抢滩,码现成的,可以依靠大船。
各舰有序靠港停泊。
轻骑兵牵着马上岸,迅速整队。
大军鱼贯而下。
没有一个高句丽兵来拦截。
只听到码附近的一座寺庙里钟声大作,似是警报。
当第二批船开始靠岸的时候,最先上岸的一个团二百轻骑已经开始骑上马飞驰往建安城而去。
一个时辰之后。
已经有超过一万登岸,并占据了建安河
码
。
半后。
秦琅随军来到来到了二十里外的建安土城前,此城占地极广,建于建安山城西南的平原上,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简陋的村庄,因为这些年贸易之兴,又无战事,这里倒是发展迅速,远超后面山上的军城,聚焦了数万户,城中有无数商铺作坊
。
不过城防简陋,仅有一个周长十五里的夯土城墙,城墙前有一条壕沟,毫无险固。
事实上,高句丽占据辽东数百年,早就研究出了一套对付中原王朝讨伐的防御之法,就是依山沿河筑立山城,或立于山上,或围山谷为城,这种山城占据险要,控制道路,虽为险要易守难攻,却相对较小。
主要驻军藏兵储粮,而在这些山城旁边,一般都于平原或河谷等平坦之地,再建一座容纳百姓的城池。
一旦中原来攻,他们便把兵力和物资收缩在军城之中,据险而守,直到敌军撤退。
几百年来,这种策略还是比较管用的,毕竟中原劳师远征辽东,本就路途遥远,再加上粮补给不便,又辽东寒冷,一旦进攻都只有几个月时间,一旦攻不下就得撤退,否则辽东的冬天会让进攻者没有粮
补给,也无地避寒。
高句丽只要在山城里撑上几个月就行了。
说不定等敌无奈撤退时,他们还能再尾随在后伺机咬上几
。
故此一直以来,都是军城和民城相依相辅,一山城一平地城,山城小却险,平地城大却无防。
唐军前锋早就围了建安土城,也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如高句丽一直做的那样,他们根本没有防守这座平地城的意思。
一闻警报,只派出了些斥候远远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