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所以御史大夫当然没法再弹劾秦琅,秦琅都请辞了你弹劾什么,不仅不会显出自己的能力,反而显得自己没有半点政治素养。
御史大夫不出,其它的御史言官也就没什么份量。
而秦琅离开后,也使的大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皇帝身上。
长孙无忌更是亲自带开撕,坚决反对皇帝这种抛弃元配的始
终弃的行为,立后这件事
,关乎的可不仅仅是皇帝后宫的那点事,这还关系到谁能成为储君太子。
众跟打了
血一样的反对。
褚遂良更是撸起袖子上阵,搬出当年皇帝为太子时闹离婚,结果是如何被先皇斥责,然后太子是如何悔改保证等旧事来。
毫无余地,说的李胤坐在那里面色晴不定。
本来今天这场廷议他策划铺垫许久,就是为了集火秦琅,最后迫他离开朝堂。可现在
况,秦琅倒是拍拍
痛快的走了,但似乎自己倒也惹麻烦上身了。
秦琅一走,长孙无忌就成了殿中威望最高的顾命元老,而褚遂良、于志宁等更是紧随长孙无忌,毫无客气的对初继帝位的皇帝的胡行为给予有力的反驳。
李胤都想不到,这场给秦琅准备的廷议,最后居然成了舅舅长孙无忌带的大臣批判皇帝的大会。
会议开了整整两个时辰。
李胤全场黑脸。
最后,他不得不收回自己开的话,停了封秦贵妃为后的意图,也收回要废苏氏之意。更别提说要立谁为太子了。
当然,李胤也不是那种随意拿捏的天子。
在结束廷议前,他金御言,派秦琅这个山陵礼仪使护送先皇灵柩往长安昭陵安葬,全权负责此事。然后给秦琅的宰相
衔加了个字,以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无须至都堂,朝廷军国重事,皇帝派使者前往请教。
这个意思大家都明白,秦琅实际上罢相了。
不都堂,那自然就不是真宰相,都不能决策国事了。就算皇帝说有大事派
问计,可这不过是个好听的名
而已。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这样的老,才恍然有些大悟,感觉他们刚才似乎被皇帝虚恍了一枪,也许皇帝一开始就没想着要留秦琅在朝,只是欲擒故纵而已。
而他们这些自诩老资历,居然轻易的就被皇帝骗了,长孙无忌暗里反省,或许是他们对皇帝太过轻视,所以根本没想到皇帝会有这一手。若是面对的是先皇,那么肯定不会轻易下论断,肯定要反复三思之后才论定的。
这时长孙无忌甚至开始后悔,自己居然配合着皇帝把秦琅赶出了朝堂,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秦琅可一直是自己坚定的政治盟友啊。
“改封秦琅为吕宋郡王,吕宋都督府提升为大都督府。”
皇帝又耍了个花枪,魏郡王改吕宋郡王,封号换了个,但魏郡王属于朝廷正式九等爵制中第二等,可这吕宋郡王却被他划到了藩属羁縻一等,如此一来,吕宋郡王实则是跟林邑王、新罗王、苏毗王、倭王、契丹王、奚王等一档了。
这样既可规避异姓不得为王的规矩,却又堵上了秦琅以后再回朝中为相的可能。
毕竟封王不可为相!
长孙无忌皱起眉,看着皇帝甩袖起身,步履微瘸的离开。
满殿百官恭送皇帝离开,都有种茫然的感觉。
我是谁?
我在哪?
我在什么?
刚刚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