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ltxsdz.com
阻,清军没有任何的阻挠?
“大,长岭山去松山,一路上都是清军的游骑。弟兄们死伤不少,闯不过去,只能退了回来!”
王泰点了点。看来清军是从杏山南面突进松山,隔断了松山到海边这一带。以此推断,清军的长壕,只有长岭山这一块是缺
了。
想起历史上明军缺粮,计划突围,各军各自逃散,九边锐毁于一旦的惨状,王泰的脸色,忽然变的惨白。
一旦洪承畴架不住张若麒等的压力,决议突围,王朴会不会先逃,各军会不会效仿王朴? 洪承畴会不会被困投降?
“杨震,你和张煌言带亲军骑兵,一定要肃清长岭山到松山的清军!见到洪承畴以后,向他禀报这里的军!”
王泰顿了顿,脸色十分难看。
“如果遇到突围的明军,让他们退回松山坚守,或到长岭山与我军汇合。”
杨震和张煌言下去准备,王泰面色沉,恍然若失。
刘朝晖和李信对望了一眼,刘朝晖撅撅嘴,示意李信劝解。
“大,你不用自责,这不是你的责任,你做的已经够好。”
李信上来,语气平缓,似乎是有感而发。
“李信,如果我调河南军早东进,也许已经击
鞑子的防线,锦州已经被救援。”
王泰摇了摇,为自己的想当然有些后悔。
“然后呢?”
李信微微一笑,问出一句话来,王泰一时语塞。
“救了锦州又能怎样,朝廷不可能放弃锦州,援锦大军退去,鞑子照样会卷土重来,再围锦州。”
李信看着山下的清军大营,继续杀诛心。
“大,不能快速突
清军包围,这场国战,就已经结束了。漫长的粮
补给,远道而来的各镇兵马,已经决定了这场大战无疾而终。现在,就看大军能不能安全撤回了。”
李信的话,让王泰一时惊诧,随即陷了沉思。
朝廷让洪承畴克东进,解救锦州,也是无可奈何。从关里到关外,长达千里的粮
补给,不可能长期作战。十几万大军,二十天的功夫,始终没有突
清军防线,到底又是什么原因?
要知道,大军可是有三千五百多门大小火炮。
难道说,13万大军,3500门火炮,数万火铳兵、四万骑兵无济于事,河南卫军三万东进,就可以击溃清军,救得了锦州?
还没有三万大军,笔架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赵应贵,无论如何都不能动,长岭山的刘朝晖,也不能动。
那么,河南三卫,加上亲军,不到两万,就能改变战局,改变历史的走向。
王泰的心里,犹如压了千斤巨石一般,说不出的压抑。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世间之事,自有定数,积重难返,心皆私,不是他小小一个王泰,就能力挽狂澜。
想要拯救世界,英雄可没有那么容易当。
心皆私,国家大事,就是坏在了这四个字上。
“大,世间之事,最是
心难测。你一片公心,率河南军千里迢迢来援,以为能力挽狂澜,改变国运。岂不知
心皆私,大事难成!”
看到王泰沉默不语,李信也是难受。
热似火,雄心勃勃,一腔热血,却被现实的一盆冰水淋的冰冷刺骨。
“你们都去歇息吧,让我一个好好想想。”
火把熊熊,火光摇弋,照在王泰的脸上,忽明忽暗,他不声不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刘朝晖和李信告退,山坡上只剩下王泰一,他独自坐在那里,看着远处出神。
不知不觉,夜色处,天气凉了下来,山坡上,警戒的军士来回走动,刁斗声不时响起,呼噜声不断传来,白天的一场大战,将士们早已经疲惫不堪。
火光照耀之下,几十匹骏马奔腾而来,到了山脚下,骑士们停下,纷纷向山上而来,为首之,似乎正是张煌言。
王泰不由得一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张煌言这个时候回来,匆匆忙忙,肯定是有要事发生。
“大,大事不好!”
张煌言等上来,向王泰抱拳行礼。
王泰看的清楚,张煌言身后,还有几名明军士卒,但不是河南军中之。
“出了什么事,杨震呢?”
“回大,亲军击溃了鞑子游骑,杨震去了松山堡。半路上抓到几个逃军,他们说是大同部王朴的部下,小
觉得军
紧急,就把他们带了回来。”
张煌言说完,对着身后的明军溃军说道:
“这是王大,还不从实招来?”
“王大,小
几个不是逃军,小
是王朴将军的部下。小
们跟着他突围,谁知道半路遇到鞑子的伏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