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第一军,大概下辖4到5个师团,总共近二十万的兵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1942年经历了“五一大扫
”的八路军,兵力已经从“百团大战”刚开始的四十多万,锐减到了三十多万。
从兵力上看,是八路军占优势,何况
军已经被蒋锋开挂削弱了。
但实事求是的说,
军第一军仍然不是八路军正面刚的过的。
军的军备仓库虽然被蒋锋洗劫一空,但
军一个普通士兵平常携带的弹药,是120发子弹。
八路军呢?平均下来,一个士兵只有5发子弹!
而且经历过“五一大扫
”后,八路军大量老兵牺牲,战斗力也下滑得厉害。
这怎么打?
就算有蒋锋支援给八路军的一批武器,要形成能与
军正面对抗的战斗力,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没有几个月,甚至大半年,八路军都没办法把蒋锋支援的武器转化成部队的战斗力。
三八大盖,轻重机枪问题不大。
但是那一百门九二式步兵炮,四一式山炮,需要专门的炮兵
才。
短时间内,八路军是肯定拿不出能够得心应手使唤这批火炮的炮手。
火炮是战争之神。
二战时期,一支缺乏炮兵的军队,是打不了正规战的。
同样的道理,八路军要按照蒋锋的想法,从游击战转为运动战,歼灭战,就必须有一支战斗力强大的炮兵部队,作为核心的火力输出。
八路军暂时打不了大仗。
蒋锋也没考虑把
军第一军已经外强中
的
报透露给国民政府军,让他们在战场上主动朝着
军发起进攻。
因为给了
报也是白搭。
不提武器装备,
员素质,仅仅从战术、训练、组织度层面而言,国民政府军也就是一支十九世纪后期水平的军队。
放在欧洲,只能算是准军事部队。
而
军是一战后期水平。
况且除了在国共内战中主动朝着共军发起进攻,国民政府军队在抗战中哪一次不是被动挨打,又什么时候主动进攻过
军?
也不是说国民政府军打防御战不对。
战争中弱势的一方用防御战来消耗强大的一方,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问题是光
的军队,实在是太废柴了,打不了进攻战,也不会打防御战。
大纵
防御。
梯次配置兵力。
环形战壕
……
防御战的基本要点。
国民政府军一概不懂。
就知道修建了防御工事之后,把
锐兵力一
脑布置在第一道防线。
更要命的是国民政府军连阵地左翼,右翼的概念也不懂。
每次被
军打败,都是被对方集中兵力攻
阵地一点,以点
面,全线崩溃。
要么就是被
军左右包抄,形成局部
军以多打少的局面,一战击
,节节败退。
更奇葩的是国民政府军不懂得吸取经验教训。
军用这一套战法打光
的军队,屡试不爽,从开战一直打到战败,国民政府军都没有想到对策。
甚至国共内战,还是死
不改。
抗战胜利后,共军不光得到了
军的武器装备,还从
军俘虏身上学来了
军的很多战术。
再把这些
军的武器和战术用在国民政府军队身上。
对于国民政府军队而言,他们眼中的共军,战斗力等同于山寨版本,并且在运动战方面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军。
内战能打得过共军才有鬼了!
就和他们打不过
军是同一个道理。
只打了三年,光
就落了一个去宝岛养老的下场。
“既然武器装备都给了,那我就辛苦一下,再帮助八路军训练大量的技术兵种好了。”
意识到八路军光有大炮,没有足够使唤大炮的
才,蒋锋露出了微笑,困扰八路军的麻烦对他而言要解决起来易如反掌。
目前蒋锋能教给八路军的,是山本一木从德国学来,并且结合了他个
经验的特种战法。
像炮兵、坦克兵、航空兵之类的,蒋锋也是一窍不通。
不过,只要
军有这方面的专业
才,在蒋锋眼中,那就是一个个
形技能书,要掌握这些专业的知识不费吹灰之力。
“云龙兄,我要去做些准备,就先走一步了。有事了再联系我。”
蒋锋离开了李云龙的身体,回到了还待在
军占领下的县城,那所高档的军官会所里面的
身。
房间里大黑猫玩得不亦乐乎,“呼哧呼哧”的对着榻榻米又抓又咬,弄得米黄色的榻榻米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