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是一名普通的盖弗拉公民,他有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这些年里也存了一些钱。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前段时间圆融金券开始盛行的时候,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跟进去,毕竟这个东西大家都太陌生了。
每个月返利总投资额的百分之八,这种鬼话怎么可能会有
去相信?
如果返利真的这么高,这些
凭什么要带着别
发财,而不是自己偷偷藏起来发财?
卡伦觉得,如果自己掌握了一个每个月能带来百分之八……不,百分之五纯利润的生意,他都不会告诉任何
,只会自己一个
发财。
他不是那种有大理想的
,可能有着众多普通民众身上都有的缺点,
慕虚荣,自私,有点小贪婪,也有足够的警惕
。
第一期,他没有买。
第二期,他还是没有买。
但是他身边有一些买了的
,那些
每天都是兴高采烈地聊着自己买了多少钱的金券,每个月能给自己返回多少的利率。
卡伦就像是很多
理想中的那样,对此依旧充满了怀疑,他不相信这些是真的。
可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连续四个月这些
每个月都能够拿到总投资额百分之八的返利时,即便再怎么谨慎,再怎么小心的卡伦,也沦陷了。
没办法,每个
都在赚钱,只有自己和傻子一样因为胆小,因为不信任就错失了这些机会,甚至还和周围的
格格不
,他觉得自己蠢透了。
有这四个月的时间,他都能回本百分之三十了,他真的是太蠢了!
于是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去购买了第四期金券,并且也成为了“金券圈”里的新成员。
大家都在聊着金券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聊着对未来的向往,直到有个
的出现。
这个
卖了所有的产业都投
到金券中,房子,乡下的土地,全部都卖了去买金券。
用他的话来说,他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并不足以让他每年都赚到相同的数字,但是圆融金券可以。
他有十万,就能赚十万,有一百万,就能赚一百万。
别管他们怎么赚的,只要他们每个月支付足够的利息,这就行了,哪怕他们去抢银行赚钱,也和自己没关系。
在这个
的煽动劝说下,圈子里开始有
卖房子买金券。
他们虽然没有了房子,但是他们住在了高档的公寓里,每天都吃着高档的食物,成为了
们最羡慕的那种
——上流社会
士。
这刺激了更多类似卡伦这样的普通
,卡伦也在这样的刺激下,以及家
的同意下,把房子和乡下的土地都卖了,全部买进圆融金券。
他已经开始想象自己美好的未来,他要住大房子,要雇佣
佣,不穿内衣的那种,还要吃各种好吃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他不需要上班,他不需要在车间里忙碌地工作,每个月就能得到大量的利息,挥霍不完的利息。
全家
都在做这样的美梦,圆融金券的影响力太大了,大到很多
都着了迷,疯了魔。
只是,意外来得如此突然,这才没有多久,圆融资本的
市被摘牌,资产被冻结,一个个新闻
料不断地出现,甚至是圆融资本的总裁畏罪自杀。
这一切都在告诉
们,他们被骗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
们来说,这种骗局其实并不高明,但也不那么的落后,因为它支付利息的准确
的确容易让
从不信任快速地转为信任。
特别是其他
都在“赚钱”的时候,你只能看着,那种被社会抛弃的孤立感让一些
忽略了风险,加
其中,并且扩大投资,最终成为了灾难。
卡伦带着家
和其他
约好一起来到了帝都,他们在财政大臣的家门外示威游行,要求财政大臣解决他们的损失问题——
报纸和媒体,乃至那位自杀的圆融资本总裁留下的遗书(悔过书)上,都把矛
指向了财政大臣。
如果不是他和他的手下收受了贿赂,让一家本来存在众多疑点的公司能够成立运营并且上市,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受害者?
如果在一开始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不是选择收了钱当做看不见,而是
的调查,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了?
但他们收了黑钱,放任了这家公司正式的经营和上市,所以才制造了如此之多的受害者。
用媒体的话来说,圆融资本是财富杀手,财政系官员和财政大臣就是帮凶!
他们只能来这里发泄自己的不满,以及尝试着寻求解决办法。
可就是这样,那些权贵还不愿意放过他们,现在警察的出现让
们变得更加的愤怒!
在这之前他们就听说了一种说法,说是圆融资本的背后实际上是贪婪的贵族在掠夺
们的财富。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