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宁召集了自己的营伍,又从附近的守军中募集了部分敢死将士。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他的目的是带领河内军走向胜利,而不是送死,带越多的部队,胜算当然会越高。
在衡州城的城门,毛宁完成了训话和激励在内的所有战前工作。
以弱势兵力进攻强大的对手,将士们将会承担巨大压力,如果命令太复杂,将士们很容易在战斗中忘记自己的任务。
毛宁只给将士们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跟紧自己的旗帜,跟着旗帜冲锋,毛宁不要求将士们追击敌
,他只希望将士们跟进自己。
将士们很快明白了作战任务,随后前往城下休息,检查装备。
为了提高行军速度和将士们的灵活
,将士们不仅轻装上阵,还舍弃了身上的非战斗物品,只换上一支轻便的长矛,腰间别着一把短刀。
毛宁重新返回城墙,观察城外的唐军,等待唐军的下一波进攻。
唐军的进攻就如同
水的涨落一般,一波退下,另一波立即攻上,整场攻势无缝衔接,充分发挥了唐军的兵力优势。
在河内军的拼死反击之中,唐军新的一
进攻开始了。
毛宁静静的等待,一边估算着距离,一边寻找唐军主将的位置。
他也尝试过从俘虏
中问出唐军主将的位置,但是唐军的俘虏都只是最基层的士兵,同样不知道唐军主将是谁,更不知道将旗在哪里。
毛宁只能根据现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排查。
在之前的攻防战中,所有参与攻坚的部队都被毛宁排除了。
毕竟,承担攻坚任务的,尤其是前几波行动的将士,必然在唐军中地位很低,承担着消耗河内军的作用。
唐军的主将就在那些没有参加攻城任务的部队中,毛宁通过布阵位置,军队规模以及部队中快马的出
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毛宁锁定了三个目标,不出意外,唐将就在这三个目标中。
在唐军的新一
进攻中,毛宁走下城墙,回到城门处,组织士兵打开堵住城门的杂物,清理通道。
由于失去了阻挡,城门的防护效果被降低,唐军的
城部队只用一
撞击就把城门撞开了。
撞城的几名士兵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他们并没有想到
门这么顺利。
唐军士兵没有做好准备,河内军却做足了出击准备。
埋伏在城门边的部队立即行动,杀死了这几名唐军士兵,将士们蜂拥而出,朝着唐军大阵杀了过去。
当毛宁带着奇袭部队出击的时候,城墙上的河内军也没有袖手旁观。
王升似乎集结了军中的弓箭好手,箭雨朝着奇袭部队冲锋路上的唐军倾斜了下去。
河内军将士也受到了误伤,唐军的伤亡明显更大。
在弓箭的掩护之下,河内军面前的唐军士兵如同割倒的麦子一样,一片片的倒下。
毛宁在卫兵的护卫下寻找方向,通过将旗引导将士们行进方向,大部分河内军将士牢记军令,紧跟旗帜,朝着唐军大阵发起冲锋。
唐军虽然作战勇猛,但他们明显没有考虑过河内军的反冲锋,面对毛宁的奇袭,唐军将士的第一反应是避开正面的河内军。
河内军同样也是一支轻装疾行的部队,唐军一旦躲开了奇袭部队,再想进行迟滞行动已经不可能了。
前线的将士不知如何阻击,后方将士却没能及时调整部署。
如果说唐军在攻城中确实悍不畏死,此刻毛宁的奇袭部队却比唐军凶悍更多。
连续打穿唐军的军阵,河内军接近了唐军的主阵。
当毛宁带领奇袭部队突
到唐军阵前,毛宁才听到了唐军阵中响起的集合号。
集合号的声音短促又慌
。
即使是再凶狠的敌
,遇到同样凶狠的对手之后,一样会手足无措。
唐军的临阵反应不及时,迟迟没能组织起有效抵抗。
毛宁带领部队来到唐军最大的一支部队前。
唐军被河内军迅速击溃。
河内军完成斩将夺旗的任务,唐军却没有当场崩溃。
通过战场俘虏的
供,毛宁知道自己找错了攻击对象,被河内军击败的这支唐军,并不是唐军嫡系部队,而是一支蜀国降兵组成的部队。
出乎毛宁的预料,规模最大的唐军竟然不是唐军主力。
河内军的奇袭非常成功,那并不是因为河内军战斗力就比唐
强,而是因为河内军的行动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唐军将士此刻已经调整好状态,朝着汉军靠拢了过来。
没到最后时刻,毛宁依旧要将斩首行动进行到底。
正当毛宁准备询问俘虏唐将的位置时,毛宁不远处的唐军队列中响起一声绝望的惊呼声:“刘将军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