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城分为南北两个城区,中间只有一道石桥作为连接,如果说南城是衡州城的经济中心,北城就是衡州城的政治中心。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虽然北城受战
影响,房屋损毁严重,但是城主府、大牢和仓库等职能部门依旧设施完好,可以正常使用。
汉军兵力不足,只能把兵力放在重点区域,尤其是北城的防御上。
负责守卫南城的,只有毛宁的营伍,毛宁的营中有三个小队,分别负责南城城门,石桥和左侧河道的防务。
毛宁和卫兵则负责监管三个小队的守备任务,起火的时候,毛宁刚刚从石桥处离开。
由于距离起火点位置很近,城区起火后,毛宁不仅带领卫兵救火,还派
通知石桥守将派兵支援。
在救火路上,毛宁也遇到了逃难的
群,毛宁劝过民众,希望民众能够冷静,但是毛宁的劝说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民众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脚步,唯恐毛宁阻止他们逃亡。
在维持秩序和控制火
之间,毛宁选择了后者,只有及时灭火才能阻止恐慌蔓延,减少平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为了扑灭火
,毛宁和麾下的将士放弃了长枪等不便携带的武器,身上只留下了短刀,到达起火点之后,分散
手寻找工具灭火。
部分冷静下来的平民也加
了灭火的行动中,在加上石桥处支援过来的汉军将士,灭火大军逐渐壮大起来。
军民的合力下,火势慢慢被控制住。
火势即将扑灭的时候,南城响起了一阵惊呼,城门方向燃起了大火。
城中的火势已经微弱,毛宁将剩下的灭火任务
给了救火的平民,自己则组织将士朝着南城方向行动。
在不知道南城城门局势的
况下,毛宁做好了最坏准备。
毛宁已经意识到局势有些失控,所以,他不仅派出卫兵,通知防守河道的小队迅速支援城门,还派
把南城的
报及时向李勇汇报。
毛宁已经汇报过一次火
,和秦凯歌不同,起火的时候毛宁没有站在城墙上,受到视野限制,对
况的严重
认识不足。
这次的汇报中,毛宁着重强调了南门处的混
,希望城主府提前做好最坏的准备。
尽管吹响了集结号,但是士兵分散在各处救火,城中的混
影响到了将士们的集合速度。
毛宁只能集结所有能够集合起的士兵,朝着南城的城门跑步行军。
当毛宁赶到城门的时候,城门已经失控。
逃难的平民堵塞了道路,丢弃的货物散落在了一地,地面上还有一些躺着的
,有些还在呻吟,有的却一动不动,躺在地上的
中,有很多汉军将士,毛宁甚至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秦凯歌,从出血量看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城门处只有零星几个汉军士兵,这些士兵也被
群冲散在各处。
城门处的汉军已经失去了维持秩序的能力。
城门已经被难民们撞开,毛宁手上的将士数量同样不多,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驱离南门,封锁城门,恢复秩序。
更糟糕的是汉军没有了恢复秩序的时间,城墙上出现了大量士兵,这些士兵手持短刀,平民装扮。
城墙上的部分士兵开始使用城防用的滚木和石
朝着城下的难民队伍砸了下去,
群被砸的
成一团,部分难民开始慌不择路朝着毛宁的方向冲了过来。
借助难民的冲击,城墙上的士兵开始行动。
不断有士兵沿着城梯走下城墙,进
城中,朝着汉军的方向冲了过来。
汉军失去了地利,混
的平民又是叛军的最好掩护,毛宁身边的士兵数量不足,由于救火,大多数的将士又丢弃了长兵器和防具,继续在城门处与敌
纠缠变得不切实际。
好的将领应该学会审时度势,即使止损,毛宁决定放弃抵抗,朝着石桥位置撤退,在石桥位置重新布防,至少保住北城的安全,给后备部队的支援提供时间。
只要控制住石桥,城主府就能即使调兵,寻找战机夺回南城,石桥也是汉军在城内的最后一个据点。
况紧急,毛宁只能放弃救援城门处的汉军,让汉军们自行撤离。
毛宁派出一名卫兵先行朝着石桥方向撤退,通知将士们做好战斗准备。
毛宁还派出士兵寻找另一队汉兵,及时制止汉军增援城门的决定,让这队汉兵转而支援石桥。
一边吹着撤退号,毛宁和汉军开始且占且退。
至于城门处的将士们能否听见毛宁的信号,听见信号又能不能撤退,毛宁暂时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汉军朝着石桥方向撤退,叛军也在追击汉军,毛宁判断,这伙叛军的目的同样是杀向石桥。
一味的逃跑不是毛宁的
格,在逃跑过程中,逃亡者的士气会不断下降,追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