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丈夫冷落嫌弃,对待父亲也逐渐不耐。
在首演的时候,因为第二三幕之间长达五分多钟的准备时间,观众的
绪得到了舒缓,所以当时在这个部分,
绪反馈比较单一。
可是现在,二三幕之间的连贯,让此前壮年时期父亲对
儿的呵护,和当下
儿对父亲的不耐,有了一个直接的对比。
观众除了感到悲凉之外,对
儿这个角色的做派,更是多了一层愤怒!
你父亲那么
你,现在正是他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怎么可以这样?!
可是,当一些中年或者更年轻的观众,看到父亲老年痴呆症发作,做出种种让
难堪的反常举措,在外
面前多次让
儿难堪的桥段之后,心里不禁诞生了一个加粗的问号。
如果将
儿换做是自己,会比她做的更好么?
在这一刻,很多
沉默,很多
陷
了
思。
在这种思考中,剧
发展到了第四幕的高
——
儿的疏忽下,已经严重失忆的父亲在风雨夜走失。
全家
慌
,在舞台上奔波寻找。痴痴傻傻的父亲,冒着雷雨来到了已经荒置的学校之前,缓缓的蹲坐在了
败的学校门
。
在一声声的惊雷中,已经阿尔茨海默症晚期,大部分的生活内容都已不能自理的他,犹如一个孩子般蜷缩着身体。
眼里满是惊恐,却仍然在一声声呼唤着
儿;
“小小,小小你在哪儿?”
“小小别怕,爸爸来接你了!”
“小小......小小......爸爸没忘,咱们两个,拉过勾的......”
一声声的呼唤在舞台上良久良久,直到父亲的嗓子哑了,没了力气,整个
在荒废的学校门前如流
狗般缩成一团......姗姗来迟的
儿,才找到了他。
得知什么都忘了的他,还依然记得自己初中时拉钩定下的,在每个雷雨天接自己放学的承诺后,失声痛哭。
因为歌曲版权的关系,李世信修改了这一段剧本。
将节奏缩短,第二三四幕一气呵成,把第二幕后半段的
绪直接延续到三四幕,利用剧
波折连续释放。
重新登台的安小小虽然此前得到了赵瑾芝的嘱咐,让她还是按照首演时候的模式走。
但是此时此刻,不论是她自己的感觉,还是感受着现场的气氛,都觉得根本不需要什么歌曲来衬托了。
整出戏,因为第二幕和第三幕的改动,节奏和观众的
绪的调动上已经达到了完美。这个时候再去强行
歌曲,无疑是画蛇添足!
在音响配合回忆般的对话中,安小小少轻轻的走上了舞台。站到了重新相拥的一起的父
面前。
“你怎么还记得这个啊!?”
按照剧本,赵瑾芝哭喊着,说出了自己最后的一句台词。
这一次,没有什么画外音回答。
随着这个问题问出来,幕布徐徐落下。
当幕布完全垂下时,全场的照明灯光亮起。
黑色幕布上一个硕大的条幅尤为醒目
——因为你,是我一生忘不掉的牵挂。
没有父亲的回答,这个收尾,反而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了更加
刻的诠释。
整出戏在这里,变得更加的立体而震撼!
此时无声,胜有声。
.........
哗!
在这一刻,所有的观众泪奔着起身。
如雷般的掌声,夹杂着再也不用压抑的哭声,响彻大厅!
足足三分多钟的时间,掌声和哭声才渐渐平息。
就在所有的观众,仍然沉寂在剧中的
感无法自拔,坐回椅子上纷纷掏出纸巾擦泪之际。
观众席上,一个带着鸭舌帽的身影站起身来,一面擦着眼泪,一面走到台前将一个u盘
到了音响师手中。
然后,接过了麦克风。
随着《岁月神偷》的前奏响起,她摘掉了
上的鸭舌帽。
非常具有辨识
的声线,缓缓流淌开来。
“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时间着急的冲刷着,忘记了什么......”
见一些年轻的观众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岁月神偷》的原唱歌手,同时这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金文棋竖起了手指,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原谅走过的那些曲折,原来留下的都是真的。纵然似梦啊,半醒着,笑着哭着都快活......”
“谁让,时间是一种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
有时雨。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却,换来一个你......因为你,只为你,愿和我一起,看…云淡风轻。”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什么奇迹,我们现在失去的东西,或许未来永远没有机会弥补。所以从现在,珍惜正在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