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现在
军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咱们来阳城的防御工事之外,其实鬼子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和压力的,这样的三角形防御体系,最忌讳的就是集中兵力强攻一处,这样一来,顾首难顾尾,后续两个点,平镇和虎
山根据地鬼子都无法保证。”
“小鬼子可不敢保证,他们大举进攻咱们清源县的时候,虎
山和平镇不会突然出兵,从背部突袭进攻。”
“三角形防御体系,忽略前部两点,主力进攻最后一点,这是兵家大忌。”
“按照正确的兵法来讲,鬼子即便要对付咱们清源县,也首先要考虑好派兵牵制住虎
山与平镇根据地的对手。”
“所以眼前
军对咱们清源县的进攻绝对不会持久,只要我们能挡住鬼子的锋芒,很快
军就会被迫撤退。”
“好,说得好!”
汤炳权大赞,其实他与刘志辉的看法是一样的,只是仅有他一个
这样认为的话未免心里没底,此刻听到刘志辉毫不犹豫的看法,反倒是坚定了他的决心。
既然如此,那就打,挡住鬼子的进攻。
汤炳权也不想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清源县拱手相让。
就这样,在汤炳权的调配与指挥之下,清源警备旅展开了对
军的防御反击。
事实上,一切也正如刘志辉猜测的那样,远在莱阳指挥部下达调令的近卫文,很快得知,进攻部队攻
了清源周边的大小城池,却没能最终攻
清源县城。
清源警备旅的防守意志很坚决。
如此,在第三波进攻被清源警备旅凭借着清源县易守难攻的城池击退之后。
一直担心周卫国和邱明出手的近卫文最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决定将兵力撤回莱阳之后再作打算。
平镇、虎
山与清源县组成的三角形防御体系,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从地图上来看,清源县、平镇与虎
山共同组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军大本营莱阳县城处于平镇与虎
山根据地连线的左翼,清源县实际上是离莱阳县城最远的一个点,作为三角形防御体系,舍近而攻远,对于
军来说,决不是最正确的战术。
当然,近卫文的胃
很大,在他看来,要攻
这三处中国军队形成的三角形防御体系,与其一点一点的用战术攻
,倒不如三点同时攻取,直接借助绝对的优势兵力和武力,将这三处根据地同时摧毁。
这也是比较稳妥的战术,以防三处根椐地彼此支援,联合作战。
前提是,近卫文手底下有足够的兵力。
而现在,近卫文是很有底气的,他手中握有的兵力已经达到同时摧毁对手三角形防御体系的程度。
这就要说一说近卫文手中兵力的变化了。
在华北
军没有增援莱阳之前,近卫文手
还有将近两个大队的兵力,也就是两千左右的兵力。
这里是不包括伪军的,在周卫国大力发展伪军敌工部之后,近卫文已经越来越不信任伪军,甚至不把伪军计算在作战兵力范围之内。
后续华北
军在得知莱阳地区八路军与国军猖獗之后,大力支持近卫文,给近卫文增援的兵力甚至接近一支满编旅团。
而且是华北常驻
军的
锐部队。
华北
军这次也是下了血本,决定帮助近卫文一举
平莱阳周边的八路军与国军之后,再借助这
大胜的势
,掀起一场针对整个华北的规模
大扫
,以反击华北八路军不久之前展开的
袭大战。
也就是说,近卫文此时此刻,手
的
军
锐兵力甚至已经过万。
而他的对手有多少兵力呢?
先说平镇根据地,经过周卫国的大力发展,目前全部作战
员有将近三千
。
当然,这是主要
锐战力部队的兵力,若是再加上平镇自愿参与作战的民兵,兵力上还会有不小的提升。
只是这些民兵,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上,恐怕都不会被
军
锐放在眼中。
至于虎
山根据地,经过这小半年的发展,也有将近两千兵力,不过用邱明的话说,虎
山全民皆兵,兵力何止过万?
最后是清源警备旅,尽管经过
军这次的突然突袭,折损了大半个团的兵力,清源警备旅的兵力依旧最为雄厚,有接近四千
马。
三处根据地加在一块儿貌似也不少。
兵力上甚至与
军相近。
可你得知道,
军
锐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在战斗力上,都是要胜过同时期的中国军队的。
这一点,周卫国率领的队伍和虎
山八路军独立团要好不少,就算装备和兵员素质未必比得过鬼子,至少战斗意志在那儿摆着。
但清源警备旅的国军就不好说了。
不久前的战斗足以说明这一切,尽管鬼子是突袭进攻,两面夹即,可清源警备旅的国军败得也太快了,汤炳权用了小半年的时间才打下来的